国产精品99久久99久久久,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亚洲小说乱欧美另类,在线精品国精品国产不卡

2019年砂石人自己眼中的骨料行業

來源:《砂石觀察》
時間:2020-01-18
摘要:砂石人眼中的行業情況如何?砂石行業火爆態勢還能持續多久?砂石骨料網和砂石產業發展研究中心調研員針對砂石行業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響力的企業負責人開展一系列調查,全面展示砂石人眼中的行業發展態勢。

砂石行業近幾年賺足了大眾的眼球,從2017 年下半年開始,砂石凱歌高奏,價格一路狂飆。

隨著環保和整治風暴的洗禮,砂石資源儼然“點石成金”!

有人說,現階段是中國砂石骨料市場發展的最好的時候,量價都達到全球高位;

也有人說,砂石行業行政手段干預色彩太強,不符合市場規律;

有人說,中國經濟結構性承壓,年中經濟疲軟跡象初現;

也有人說,大規模基礎建設拉動,砂石骨料市場前景可期;

有人說,砂石行業多元化合作模式即將興起;

也有人說,砂石行業產業集中度過低,很快將出現新一輪的集中并購潮……

那么,2019 年,究竟砂石人眼中的行業情況如何?砂石行業火爆態勢還能持續多久?

2019年下半年,砂石骨料網和砂石產業發展研究中心調研員針對砂石行業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響力的企業負責人開展了一系列采訪調研,收獲了大量精彩與獨到的見解。本文對各個觀點進行一次梳理,全面展示2019年砂石人眼中的行業發展態勢。

微信圖片_20200118140802.png

砂石產業升級催生多樣化的企業合作模式

1.jpg

江門泰盛石場有限公司總經理劉興

近幾年,廣東省砂石市場持續保持旺勢,砂石需求量在未來幾年內不會減少。粵港澳大灣區共建世界級城市群引發的巨大砂石需求可想而知。廣東砂石企業也將面臨發展的“臨界點”:

未來的兩到三年內,廣東甚至珠三角的大部分石場證照即將到期,區域將進入礦權到期、延續、整合、升級的關鍵階段。

砂石開采準入門檻被抬高一大截,砂石企業如何生存是最重要的問題。首先,要按照制度規定實現規范化發展,并真正落到實處。其次,改變思維方式與發展理念,與礦山企業、設備企業、上下游企業尋求多樣化的合作方式。當前,大資本集團在具體操作層面缺乏相關經驗,需尋求熟悉礦山開采流程的優秀民營企業進行合作。未來,隨著行業升級步伐持續加速,更加多樣的合作模式將逐漸產生。

華南板塊砂石市場穩中有漲 未來可期

2.jpg

廣州龍粵環保機械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羅亦坤

2019 年華南板塊的行情仍呈上行趨勢,邁入九月之后,砂石需求開始猛增,價格一路上漲,且前景很好。縱觀全國,隨著機制砂石礦山嚴格管控以及市場需求不斷增加,供需失衡導致的高售價和高利潤,刺激更多資本投資砂石產業,資源拍賣價格只漲不跌。從國內整體環境分析,中國經濟還處于急劇增長的階段,從設備投放市場的速度能窺見現階段投資熱情在不斷在增加,所以砂石行業的整體發展前景依舊可期。

建議砂石業主積極做好節能減排工作,緊跟市場和環境的變化,不斷升級更新設備、完善廠區各個細節,做好污水處理、防塵、噪音、山體復綠等環保規劃。

另外,行業已經邁入公平公正的競爭環境中,希望砂石和設備企業在獲取利潤的同時,將環保理念貫徹到整個生產和建設的全過程,真正做到綠色可持續發展。

政府部門應加強指導 助推行業快速升級

3.jpg

廣東惠東嘉華石礦場總經理梁吉長

目前砂石行業喜憂參半,2019 年砂石行業最值得探討的就是,砂石行業仍處于整治階段,大經濟環境欠佳,但大部分地區砂石價格仍符合預期,令人滿意。砂石行業整治有國有化傾向,對民營企業和外資企業會帶來較大沖擊,企業需要更靈活的合作方式。以水泥行業為借鑒,砂石企業仍有危機。

很多企業有意識、有條件打造綠色礦山,但受客觀條件限制,自身知識儲備不達標和沒有相應人才的指導,轉型之路舉步維艱。政府部門要給予企業引導,指導企業實現相關要求的路徑。

同時,希望政府可以延長礦山開采年限,采礦權證最好是超過十年,這樣能喚起砂石業主的投資熱情和信心,同時加快砂石產業轉型升級。

砂石行業發展趨于理性 進入需謹慎

4.jpg

南昌礦山機械有限公司董事長李順山

砂石供需將逐漸走向平衡,只有局部地區存在供不應求的情況。而且很多地區只是缺砂,不缺碎石。隨著制砂技術日趨成熟以及行業同仁意識的改變,機制砂基本可以保證建設用砂的供應。另外,鐵尾礦等資源綜合利用和此前建設的千萬噸級大型礦山將會釋放大量的骨料產能。

對有計劃進入砂石領域的企業來說,應警惕謹慎,理性投資,根據實際情況,注重成本管理,不要盲目追求生產線的豪華配置和過度智能化;而對裝備企業來說,設備需求也將趨于平穩,裝備制造業發展可能會因此進入困難時期,要做好心理準備和長期發展規劃。充分了解市場及政策,預測發展前景,并制定長期、精準的發展戰略和計劃,切莫只關注短期利潤而盲目跟進。

礦山工作者也應得到重視與尊重

5.jpg

美卓礦機(中國)高級技術支持經理郭求實

政策是企業發展的底線,也是不可逾越的紅線。環保帶來砂石行業重大改變。政策管控造成了砂石市場“大地震”。供需失衡及高利潤吸引外行業資本集團的關注與進入。

相比之下,澳洲、法國等地區的政府更關注安全生產和市場的惡性競爭,對企業經營提供政策性的保障和合理的保護。

砂石市場正朝著高要求、高品質方向轉變,行業發展的最終推動力還是在于企業的發展實踐。企業發展不能只注重眼前的市場和利益,要充分考量市場,制定完整的發展規劃和思路。另外,現在很少有年輕人愿意到礦山工作,砂石企業需要增強社會責任感,提高礦山工人的待遇,優化礦山工作環境。職業不分高低貴賤,只要能夠創造財富,礦山工作者也應該得到重視與尊重。

建設用砂市場格局生變 行業即將下行

6.jpg

磊蒙機械設備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宏強

近年來,隨著砂石行業整頓和轉型升級,建設用砂市場呈現兩大趨勢:機制砂代替天然砂的趨勢明顯,市場前景廣闊;國外進口河砂流入市場,頗具競爭力。

現階段,行業發展總體向好,砂石企業走出區域限制。設備企業之間的市場競爭環境氛圍很好。若為2019 年砂石行業貼上一個標簽的話,我認為就是瘋狂。新生產線建設、老舊生產線技術改造項目很多。投資主體多元化,也導致一些區域砂石供大于,拉低價格。

從發展規律來看,砂石領域是5 年一個周期:5 年上行,5 年下行。現在正好處于高峰期,之后可能會慢慢走下坡路。環保和安全的要求越來越高,此外,資源費、環保、綠色礦山建設等各方面成本也在增加,所以在投資時一定要謹慎,要做好規劃和調查,規避風險損失。

砂石行業處于淘汰期 精品砂石需求高漲

7.jpg

順達重礦機械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桂蓮

從目前國家的要求和行業發展態勢來看,砂石行業未來將走高精端路線。2019 年9 月,國務院和住房城鄉建設部要求以建筑工程質量問題為切入點提升建筑工程品質總體水平。可以預見,高品質的砂石需求會進一步加大。

現階段, 砂石行業正處于淘汰期。隨著整治風暴的洗禮,大型化、環保化趨勢越來越明顯。綠色礦山建設對砂石企業生存發展的重要性越發突出,從資源綜合利用角度來看,也需要有能力的企業精細化生產,才能不浪費資源。

砂石行業面臨很殘酷的局面,未來國企+ 民企模式將成為主流。在大洗牌中留下來的砂石企業大多有較完善的發展運營模式,而進駐砂石行業的國企擁有雄厚的資金和力量,兩者合作不僅可以進一步發展,提高生產效率,還可以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砂石投資需審慎 看好長遠未來

8.jpg

中國建材天津礦山總經理尚鳳川

砂石行業在轉型升級,對從業者而言是一個巨大的機會,且將持續一段時間。在沒有完全能替代的、更廉價的基礎建材之前,砂石開采就是一個日不落行業。三年之內各地區在砂石市場整合都會有較大動作。按照全國礦產資源規劃,2020 年綠色礦山格局基本建立。2022年之前,淘汰力度會更大。

近兩年,長三角、沿江流域、珠三角等地區活躍之處,也是此前投資較為強烈、資本布局的主要區位,現在礦產資源整體已被推到高位,投資風險很高,特別是大量即將釋放的產能,會沖擊市場價格;而中部、西部、東北等投資洼地可以重點關注,資源價款低廉,整合優化剛剛起步,隨著中部崛起、東北振興等相關政策落地,未來市場會有明顯改變,正是抄底的好時機。

砂石企業存在兩極分化趨勢 規范化發展仍是重點

9.jpg

上海東蒙路橋機械有限公司總經理買娜

2017 年以來,一路高漲的市場價格為砂石行業贏得了空前的社會關注,行業轉型升級步伐不斷加快,砂石企業“兩極分化”的發展趨勢逐步顯現。政府管控日漸嚴格,央企、國企加速進入,將成為行業未來發展的主力軍。另一方面,受企業自身綜合實力、區域整體水平限制,小型砂石礦山企業與大型砂石企業差距日益懸殊。加上政府加強對砂石礦產資源的掌控,大建材集團加速占領市場,小型民營砂石企業的生存發展空間被擠壓。

現階段,砂石行業發展環境不斷改善,但是由于受制于歷史遺留因素影響,不同區域的發展水平不一,提高規范化發展水平仍是砂石企業未來發展的重點。企業要提高融資能力和風險把控力,在穩定發展中謀求生存。

裝備制造市場趨冷勢頭漸顯

10.jpg

廣東華寶礦機集團董事長馮煒

砂石生產設備正在趨向大型化、簡捷化、智能化發展,傳統精密、技術先進的設備需要更多維護和保養的定律也正在逐漸打破,制造企業也正在不斷改進和加強設備的穩定性能、以及設備故障自我保護機制性能,以應對砂石行業文化素質普遍不高、較難掌握高新設備的困局。這是國內設備技術進步的一大表現。

目前,市場對制造企業的認知普遍為業績向好,銷量持續上漲。然而,進入2019 年第四季度以來,從不少液壓系統、軸承等配套廠商的反映情況看,很多企業業績在下滑,整體市場有趨冷的勢頭。

基礎建設能有效帶動砂石骨料市場需求,刺激砂石企業加大設備投資、改進生產工藝,對設備企業是利好消息,我堅信未來國內市場一定會超越國際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