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裝備制造業是制造業的脊梁,要把裝備制造業作為重要產業,加大投入和研發力度,奮力搶占世界制高點、掌控技術話語權,使我國成為現代裝備制造大國和強國。以自主研發打造國之重器,以創新驅動推動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可以更好地推動實現我國制造強國夢。
而裝備制造業要實現可持續增長,必須走裝備智能化、產線自動化、工廠數智化的發展道路。可以看到,智能化發展成為大勢所趨;可以預見,智能化變革成為行業洗牌的勝負手,誰能快入一步,就能搶占先機。浙礦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以智能化為導向,布局業務矩陣,領軍設備發展,走出了浙礦重工特色的發展路徑。
2020年,我國在聯合國大會上明確提岀,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之后,碳達峰、碳中和在多個中央重要會議中高頻岀現,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將"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作為重點任務之一。
“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已經成為砂石行業和企業加速產業升級、履行社會責任、推動行業高質量低碳發展的重大歷史課題,也對砂石骨料行業的未來發展提岀了新的挑戰和新的思路目標。
與此同時,砂石骨料行業從野蠻生長到規范有序發展,從小散亂走向規模化、大型化,在各地保障供應要求下的產能投放和市場投資沖動下,砂石行業產能過剩的風險開始集聚。
在此背景下,砂石企業將更注重能耗和成本管控、加速智慧礦山建設;裝備企業將更重技術,研發更多新品應對行業變化趨勢。
浙礦重工董事長陳利華表示,浙礦重工將以做全球領先的綠色裝備供應商為愿景,繼續圍繞破碎、篩分技術優勢結合砂石礦山、金屬礦山、環保業務板塊在產品智能化和應用廣泛化方面進一步研發創新;通過不斷提升公司的技術研發、精益制造、客戶服務能力,把握下游行業的結構性調整機遇,積極拓展設備應用領域,持續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以智能化為導向布局業務矩陣
浙礦重工很早就敏銳意識到通過網絡串聯設備、搭建系統,了解設備運行情況能夠提升產品穩定性、服務的及時性。2014年,浙礦重工以提升產品質量和用戶體驗為岀發點,將智能化建設融入砂石裝備,探索設備升級、礦山遠程監控服務等內容,成為行業第一批吃螃蟹的企業。
“性癡,則其志凝;故書癡者文必工,藝癡者技必良。”以圓錐破碎機改進為例,多年來浙礦重工針對其進行了大量技術攻關和工藝改進,通過長期的反復試驗和經驗總結,不斷取得新的突破:首先,克服了國內產品設計和生產過程中相關材料運用和熱工差配合等關鍵技術,采用滾動軸承設計使設備的穩定性和耐用性大幅提高,打破了進口設備對國內市場的壟斷,大幅降低了國內用戶配置高效節能裝備的門檻。其次,浙礦重工核心產品圓錐機中均內置智能模塊和傳感器,配合相關軟件已經實現單機設備從啟動、運行到正常停機的全過程自動化,即無人值守,助推礦物加工企業實現智能換人,填補了國內高端礦山設備空白。
浙礦重工深耕智能化破碎篩分設備領域多年的同時,結合未來發展趨勢,布局廢舊鉛酸電池回收再利用和建筑裝修垃圾回收再利用領域,投入7000多萬元成立浙礦重工的建筑垃圾產研中心,將建筑垃圾資源回收再利用及設備研發作為業務拓展的重要方向。
浙礦重工積極響應國家、省、市的號召,積極承接湖州市固廢項目試點研發工作,與長興縣政府開展“無廢城市”建設合作,率先進行建筑(裝修)垃圾回收處理項目探索,實施浙礦年處理200萬噸建筑(裝修)垃圾項目。
探索過程中,浙礦重工憑借在破碎、篩分領域的技術優勢,運用了密度分選、磁力分選、氣動分選、智能分選等多重方式對建筑垃圾進行破碎分選,并對其中有價值的材料進行回收利用。經過多次技改調試,目前該套生產線依靠設備自動化運行、智能監測平臺等實現了無人化高效分揀,在降低了人員需求的同時,提升了處置效率。
更重要的是,項目的循環利用設計理念不僅能夠有效節約生產用水和用電,還可以根據需求配備制磚、干粉砂漿等設備,生產環保切塊磚、再生骨料、新型墻體材料等,實現建筑垃圾的深加工資源再利用,非常契合當下的低碳發展需求。
以智能化為目標領軍設備發展
當前,5G、大數據蓬勃發展,已成為世界各國數字經濟發展戰略的重要支撐和全球產業與經濟競爭的重要焦點,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為代表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滾滾而來,砂石裝備行業也席巻其中。
一方面,國家與政策規劃倡導建立智能化礦山,降本增效的同時實現低碳節能發展,2021年11月,浙江省自然資源廳發布《浙江省智能化綠色礦山建設要求(試用)》,提出加快推進智能化綠色礦山建設;另一方面,砂石生產規模越來越大,市場對砂石質量、安全、環保的要求越來越高,需要引進新的理念和智能化手段。業內人士指出,當下全世界的礦業巨頭競爭最高點就是礦山智能化,這也是支撐礦山轉型的關鍵技術。
面對智能礦山的發展趨勢,砂石骨料企業和設備企業該如何發力?
浙礦重工總經理林為民認為,砂石骨料企業要在礦山建設當中導入現代化的經營理念,實施智能化改造,建設高標準的綠色礦山。砂石裝備行業要通過業內從業人員的共同努力,把砂石骨料行業打造成受社會認可、政府認可、同行尊敬的行業。
2015年,浙礦重工參與了浙江省云工程和云服務項目,成功應用了礦山機械遠程控制、數據采集與分析系統。
目前,浙礦重工的智能化產品已實現了設備操控智能化和服務數字化:設備遠程開關機、主軸高度自動調節、排料口開度自動調節、設備運行數據實時采集、故障提前預警等功能。
在設備實時監測方面,浙礦重工客戶可以追蹤設備的使用時間、磨損情況、電流波動情況、油溫情況、設備負載情況等,同時通過查詢歷史數據來分析設備的歷史運行軌跡及健康狀態。可以有效幫助客戶發現和預防可能出現的問題,同時減輕現場工人的作業強度。
未來,浙礦重工還將通過傳感技術和傳統機械結構的融合,開發先進的單機智能化控制程序并通過大量的實踐進行調整和優化,以實現單機設備遠程操控、生產過程中自主調整運行模式,簡單故障的自我修復等單機智能化。
此外,浙礦重工還將通過嵌入式技術方案來實現成套系統的信息化,實現生產過程中的智能化、自動化,在日常生產運行過程中根據設備的負荷情況自動調節運行狀態,讓設備始終處于高效狀態,避免操作原因造成無用功耗,從而達到生產效率的最大化。最終逐步實現礦山無人值守的目標。
隨著砂石企業的規模化發展,設備行業也將通過多次的洗牌,從小而散的現況走向整合。唯有做好自己的產品,對客戶負責才能在行業大洗牌、大整合的過程中立足、發展。這是行業發展趨勢,也是浙礦重工一直堅持并踐行的發展理念。
企業發展時間軸
1983-2003年 長虹路橋礦山機械設備有限公司成立(浙礦前身)
2008 年 - 2011 年 成功研制首臺滾動軸承圓錐破碎機,并啟用大型破碎設備制造基地
2013 年 進行股份制改造更名為浙江浙礦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2019 年 成立再生資源產研中心
2020 年 于深交所創業板掛牌上市
2021 年 正式更名為浙礦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轉載請注明“文章轉自:砂石骨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