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現階段是中國砂石骨料市場發展的最好的時候,量價都達到全球高位;
也有人說,中國經濟結構性承壓,年中經濟疲軟跡象初現;
2019年,砂石人眼中的行業情況如何?砂石行業火爆態勢還能持續多久?民營企業未來還有多少生存空間?
砂石骨料網和砂石產業發展研究中心調研員針對砂石行業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響力的企業負責人開展一系列調查,從各種角度全面展示砂石人眼中的行業發展態勢,為行業同仁做出參考。
磊蒙機械設備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宏強
建設用砂市場格局生變 行業即將步入下行期
近年來,隨著砂石行業整頓和轉型升級,建設用砂市場呈現兩大趨勢:機制砂代替天然砂的趨勢明顯,市場前景廣闊;國外進口河砂流入市場,頗具競爭力。
砂石作為不可再生資源,由于之前對砂石的天然河砂的無序開采和過量開采,導致很多地區天然砂石已經枯竭。以廣東為例,市場需求量比較大,但是河砂較少,很多企業不得不使用海砂,而海砂對建筑質量的影響很大,過度開采也會影響生態平衡,非長遠之計。為解決砂石供應問題、保護天然砂石資源,很多地方出臺了鼓勵用機制砂代替天然砂的政策,進一步推動了國內機制砂市場發展。
另一方面,從原來的本土天然砂出口到目前國內出現國外天然河砂進口,也是建設用砂領域的一大變化。從用戶使用習慣和客觀產品品質來說,天然河砂比較有優勢。這些國外河砂通過大型貨輪運到中國本土,相對價格不是很高,很有市場競爭力。
現階段,行業發展總體向好,砂石企業走出區域限制,交流、溝通更加頻繁。設備企業之間也不再惡性競爭,市場環境氛圍很好,行業整體朝著良性發展。
若為2019年砂石行業貼上一個標簽的話,我認為就是瘋狂。新生產線建設、老舊生產線技術改造項目很多。從投資主體來看,無論是外資企業、上市企業、還是國企、央企都投入到了砂石行業,包括水泥企業也十分重視砂石骨料板塊,導致一些區域砂石供給大于需求,拉低了價格,如現在長江流域十公里范圍內的礦山在三個月內砂石噸價就已經下降了10多元。
從發展規律來看,砂石領域是5年一個周期:5年上行,5年下行?,F在正好處于高峰期,我認為之后的砂石行情可能會慢慢走下坡路,砂石供過于求,會對市場價格有沖擊。砂石行業整體正處于整治階段,國家對環保和安全方面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一旦不符合要求,就會面臨停產/關停的危險。此外,資源費、環保、綠色礦山建設等各方面成本也在增加,所以在投資時一定要謹慎,要做好規劃和調查,規避風險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