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廣東省推進運輸結構調整實施方案》,要求強化包括砂石貨車在內的公路貨運車輛超限超載治理以及標準化進程,全社會公路貨運分擔率呈明顯下降態勢。
在我國傳統砂石行業中,砂石車普遍超載是一個長期存在的問題,甚至在當前部分地區仍有“百噸王”活躍在砂石運輸領域。廣東省全面強化公路貨運車輛超限超載治理,并推進貨車標準化進程,部分地區砂石運輸成本或有所提升,最終影響砂石到貨價格。
加強貨運治理 砂石車遭嚴查
強化公路貨運車輛超限超載治理,加大貨物裝載源頭監管力度,重點加強礦山、砂石廠、水泥廠、混凝土攪拌站、港口、物流園區等重點源頭單位貨車出場裝載情況檢查,禁止超限超載車輛出場上路行駛。加大對超限超載行為的監管力度,推進跨區域、跨部門治超信息資源交換共享,落實“一超四罰”。
大力推進貨運車型標準化,引導督促行業、企業加快更新淘汰不合規車輛,促進標準化車型更新替代。鼓勵發展廂式運輸、積極發展集裝箱運力,大力推進貨運車輛標準化、專業化。
升級水運系統 廣東砂石水運進入春天
優化全省港口功能布局,加快推進《廣東省港口布局規劃》的編制工作,推進進港航道和公共錨地等港口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港口基礎設施服務能力和綜合運輸效率。到2020年全省港口貨物吞吐量達22億噸,其中集裝箱吞吐量達到6800萬標箱。
完善內河航運基礎設施網絡,統籌優化內河港口布局,有序推進西江、北江沿線港口開發建設,提升內河港口裝卸設施專業化水平,加強佛山、肇慶兩個重要港口以及韶關、清遠、云浮等大宗物資主要集散地內河港口建設。強化珠三角、粵東、粵西區域航道和船閘通航統一管理,提高航道通行效率。
鼓勵大宗貨物集疏港向水路和鐵路轉移。進一步規范港口經營服務性收費,嚴格執行港口收費計費辦法,不得違規加收任何價外費用。優化港口收費制度,鼓勵各港口實施降低煤炭、礦石等大宗貨物港口作業費用。
《方案》要求,通過集中攻堅,到2020年實現運輸結構明顯優化,水路、鐵路承擔的大宗貨物運輸量顯著提高,水運優勢得到較充分發揮,全省水路貨物運輸量達到11.5億噸,較2017年增長約20%;全省鐵路貨物發送量達到9960萬噸,較2017年增長15%以上;多式聯運貨運量較2017年增長約20%,重點港口集裝箱鐵水聯運快速發展,達到45萬標箱,較2017年增長150%以上;全社會公路貨運分擔率呈明顯下降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