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天,“炎癥風暴”這一詞匯進入人們的視野。“炎癥風暴”實際是人的免疫系統針對外界的病毒過度反應,造成了對自身的傷害。
新冠病毒最新彩照(NIH)
新冠病毒引起的肺炎,在很大程度上是人體感染病毒之后的“免疫反應”過度,淋巴細胞攻擊在人體細胞內復制的病毒,同時破壞人體組織,實施自殘式“以毒攻毒”的治療。人體過度反應的“炎癥風暴”是現在新冠病毒感染者重癥和危重癥死亡的一個原因。
警惕復工中的“炎癥風暴”
當前復工浪潮中,我們同樣要警惕社會的“防疫反應過度”:
1,不戴口罩不許出門,而口罩又買不到;
2,在家隔離14天,回到工作地點被隔離14天,出個差又被隔離14天;
以及,多地積極推進重點工程、建筑工地復工,工地卻人手不足、缺砂少石...
在兩周前(2月4日),砂石骨料網曾對參與砂石報價的企業進行過一次全面排查,發現絕大部分報價企業處于停產狀態,處于開工狀態的企業僅3家,其中僅1家可出貨。
2月14日,砂石骨料網再次回訪報價企業,開工率仍然很低。
在此背景下,如無提前規劃,已開工、復工的項目遭遇砂石短缺就將成為大概率事件。
2月14日,江西省撫州市市委副書記、市長張鴻星調研部分重點項目建設現場時就發現了類似的問題。王安石大橋、中洲大橋開工建設均面臨混凝土、砂石等物資供應的問題,現場了解情況后,張鴻星強調,各地石料場、砂石場、混凝土攪拌站等建筑建材企業必須全面復工復產,盡快滿足重點項目復工復建需要。
2月17日,成都市龍泉驛發改局梳理分析,疫情期間三大主要因素影響項目正常推進。一是缺防護物資。二是缺一線工人。三是缺建筑材料。建設工程項目施工所需原材料的生產、運輸等各環節因疫情影響而供應不足,砂石、水泥等無法滿足項目建設需要,制約了項目建設進度。
工程復工 砂石先行
可喜的是,經歷過2017-2019年砂石短缺、砂荒的洗禮后,部分砂石需求重點地區主管部門已經對保證砂石供應的重要性有了深刻認知,在省級復工規范中就加入了對砂石保供的要求。
2月6日,廣東省政府正式印發《關于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企業復工復產促進經濟穩定運行的若干政策措施》。
《政策措施》特別提出,要進一步優化政府服務,對疫情防控、能源供應、交通物流、醫療資源、生態環境等在建和新建項目,優先保障用地用林等資源指標;創造條件保障項目建設必須的鋼材、混凝土、砂石等建筑材料及時供應。
2月8日,山東省政府辦公廳下發《關于加快交通基礎設施重點工程復工的通知》。
受疫情影響,交通重點工程項目復工面臨勞動力短缺、材料供應不足、運力運輸受限、征地拆遷滯后、前期工作推進緩慢等問題。《通知》要求各市要高度重視,發放施工專用通行證,保證原材料正常運輸;督促轄區內砂石料生產企業盡快復工生產,保障交通基礎設施工程供應。
2月8日,海南省長沈曉明主持召開省政府專題會議,研究部署幫助企業加強防疫工作以及企業復產、項目復工等事項。
會議聽取了全省在建工程進展和用工用料、前期工作和謀劃項目、企業復工復產存在問題和困難、企業疫情防控措施。會議要求,支持砂石、混凝土等企業優先復工,確保項目建設建筑材料等供應;加強復工復產企業防控物資保障和防控工作指導,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復工復產。
2月12日,浙江省自然資源廳對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和企業復工復產資源要素保障服務發出通知,將全力支持為重點工程提供建筑石料保障的企業復工復產,礦山企業可直接網上申請辦理礦業權延續手續。
同時,在省級層面頻頻發文保證復工砂石供應的背景下,我們仍要警惕政策落實過程中,在基層被層層加碼和變形的問題,杜絕一刀切。
2月12日,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出臺了10條措施,以最大限度降低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支持和組織各類生產企業復工復產。支持重點礦山企業復工復產,穩定碎石產能,保障全市重點工程和醫療應急設施等砂石需求。
2月12日,廣西壯族自治區自然資源廳關于印發支持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促進經濟穩增長若干措施的通知。《通知》要求保障砂石穩定供應。各地要主動對接聯系砂石企業,加強服務,督促指導砂石企業盡快復工復產,保障穩增長項目建設的砂石穩定供應。
2月14日,福建省住建廳牽頭會同發改委、自然資源廳、交通運輸廳等部門召開視頻調度會,先后對寧德時代湖西建設項目、晉江第二體育中心項目、南安小光山機制砂項目、福州三順石料公司、閩宏建材公司等5個項目建設經營進行視頻調度,了解企業復工復產存在的突出困難和問題。
地方政府態度不同 企業復工處境尷尬
作為資源型產業,砂石骨料行業發展受制于政策和主管部門態度。在過去的幾年里,相關政策不斷出臺及調整、主管部門態度不明朗、普通大眾對砂石行業的偏見等等,砂石從業者的遍嘗酸甜苦辣。從資源出讓方式、開采加工、生產管理到銷售運輸、市場反應等,每個環節都有讓砂石從業者道不完的曲折故事。
在疫情背景下,按照相關部門的指示,在繼續做好科學防控的同時,穩步有序恢復正常生產,各地實際情況和疫情防控程度不同,當地主管部門態度不一,讓部分企業處境尷尬,外地員工復工之路漫長。
河北某砂石企業負責人向砂石骨料網記者反映,砂石復工前路多艱,特別是外地員工較多的企業,復工時間過長。據了解,該地曾發布通知,要求企業先復工后返回、先隔離后返崗要求。外地員工返回需直接進駐本企業設置的隔離區域觀察滿14天無癥狀后方可返崗。期間企業要承擔的各種支出和費用,讓業主壓力頗大。該企業也提示行業同仁,在復工或人員返回前,一定要向當地政府疫情防控部門報備咨詢。
也有砂石企業反映,所在區域政府規定,外來人員必須要到當地醫院開具證明,原所在地醫院開具的證明無效;甚至還有企業在允許開工后馬上被勒令停工,恢復生產時間和條件都不確定等等,每天面臨不同的變化,企業無所適從。
另一方面,有企業反映很多地方政府妥善合理安排相關事情,甚至幫忙協調有序恢復生產。2月14日,固安縣印發《固安縣應對疫情支持企業共渡難關的十項措施》,通過政府補貼、降費降稅、優化審批服務等舉措增強企業信心定力,鼓勵企業危中尋機,增強“免疫力”,履行企業社會擔當,穩定就業,保有“戰斗力”。截至2月16日,固安縣已有296家企業開足馬力復工復產。
(更多砂石行業復工復產情況請關注明日報道,若您有情況想反映,請聯系15158803466)
砂石生產做好疫情防控
1. 相互“罩”應
通勤途中全程佩戴口罩
盡量錯峰出行
乘坐公共交通時與他人保持距離
2.“疫”不容辭
進入辦公樓前自覺接受體溫檢測
若發現發熱等異常,請勿入樓工作
佩戴口罩并回家觀察休息,必要時到醫院就診
3.“洗”聞樂見
到單位第一時間洗手
吃東西前先洗手
到過電梯間、飯堂高危區的,回來洗手
外出回來,馬上洗手
上完衛生間,用七步法認真洗手
4.點頭會“疫”
工作中,減少集中開會
控制會議時間,減少面對面交流
盡量線上溝通
5.“勿”以類聚
拒絕聚餐
可帶飯到公司吃
外賣盡量無接觸拿取
6.一心“移疫”
科學地使用酒精消毒
對我們手部會接觸到的部位與物件進行消毒
如手機、工作證、文具、椅子等
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進行甄別與重點消毒
7.勞“疫”結合
下班后,回到家中摘掉口罩后先洗手消毒
居室內保持通風和衛生清潔,避免多人聚會
8.小心“疫疫”
疫情未全面過去的這段時間
處處都得小心翼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