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石默默無聞,砂石人少被關注,但在千年古都洛陽,人們走進高樓、踏上街道、乘坐高鐵,這些給人以堅實、穩重與安全感的現代建筑,幾乎都與一位叫馬建忠的砂石人有關。
洛陽中砂商貿有限公司董事長馬建忠1998年進入砂石行業,涉足河道與礦山砂石開采,到2018年已經有整整二十年,鼎盛時其企業在洛陽砂石市場供應方面占有重要地位,深度見證了千年古都洛陽的發展變遷。一件事情能做上二十年,是因為對這份事業保有熱愛、對其情有獨鐘,人生又有幾個二十年呢?
中國砂石骨料網:您在砂石行業已有20年的從業經驗,深度經歷了砂石行業從傳統向新時代轉變的關鍵時刻。您如何看待這20年來砂石行業的變化與形象轉變?
洛陽中砂商貿有限公司董事長馬建忠
馬建忠:在傳統認識上,人們鄙視砂石行業,干這一行也被人瞧不起,認為搞砂石的都是黑社會,還有人認為砂石根本就上不了臺面,種種誤解,不一而足。以前的砂石廠生產生活環境也差,僅從招工與人才培養上來說,若工作環境太差,應聘者望而卻步,企業相關人才梯隊建設也會止步不前。
所以,砂石行業的變化不僅是自身內在要求,還承擔著轉變社會形象、改變傳統認識的時代責任。
目前,砂石行業政策要求、投資規模和綠色發展的門檻都有巨大的提升,在新時代下,傳統意義上的微型、小型砂石企業基本沒有生存空間,按照習近平主席“兩山論”建設規模化、環保化、集約化砂石生產企業乃至建材產業園區已經成為行業趨勢。
砂石行業看起來很土,但專業的事情要有專業的人去做,只有砂石人才能把砂石行業做好。經歷過2018年一輪輪的基礎建材行業整頓,目前全國對砂石的重要性已經有了更新的認識,我認為,與人離不開糧食一樣,社會發展是離不開砂石的,所以砂石開采就像農民種地,顯得普通而又至關重要,它是社會發展最基礎的需求。
中國砂石骨料網:砂石行業從傳統到現代的轉變正在發生,行業同仁攻堅克難,促成了砂石行業基本面的巨大變化。在從業砂石的這20年中,您遭遇過哪些行業的典型困境?
馬建忠:從外部環境來講,1998年洛陽市本地砂石需求不高,大部分地區沿襲傳統的人工采掘方式。在我們進入砂石行業之前恰逢“下崗”大潮席卷全國,工序簡單、現金交易、監管不嚴、幾乎無人注意的砂石行業吸引了社會上部分不法分子,他們大肆非法挖砂向外售賣賺取好處。1998年后,我們在政府批準的采區開展河道砂石機械化開采,黑惡勢力時時前來尋釁滋事。所幸的是我們頂住了壓力,成功將機械化開采方式引入洛陽地區,為未來洛陽新區大量砂石需求奠定了技術與產業基礎。
從認識觀念來講,有當地群眾認為河道砂石開采會動了風水,惹得河神爺不高興,夏天會漲水、發洪災,時常擋路、干擾生產,其行為非常危險。從科學的角度來說,濫采濫挖破壞堤防、河道中亂堆棄料的確會影響河道行洪,但在政府審批的采砂點規范化開采則是有利于疏浚河道、降低洪災風險的。
從產品應用來講,河道砂石開采的河砂產品可直接面向市場,但大量鵝卵石很難直接用于工程建設,也不能扔回河道阻礙行洪,鵝卵石碎產品應用在前期困難很大。機械化開采后,我們把從河道采出的鵝卵石進行破碎、加工成碎石產品。洛陽市曾大量使用山碎石,鵝卵石碎石的推廣曾遭遇難題。在開發水泥路面客戶時,客戶認為鵝卵石碎石存在有光面、硬度太大等問題。為了拿出實實在在的數據,我們邀請實驗室對不同產品進行全面化驗,結果顯示鵝卵石碎石產品在水泥路面應用中優于當地山碎石。
……
困難雖多,但在內部會議上,我們經常強調的是:“砂石開采是一個從無到有的行業,我們干這一行,就是來克服困難的!如果沒有困難,別人就能來干,哪能輪的上我們?我們不能被困難嚇倒!”在我看來,砂石從業者一般都具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犟脾氣,跌倒了、只要沒摔死就爬起來。
中國砂石骨料網:隨著部分地區砂石供應吃緊,砂石價格水漲船高,吸引了不少潛在的投資大鱷。您如何看待當前的砂石價格趨勢和砂石行業投資熱潮?
馬建忠:我們要深刻認識砂石價格短期暴漲的原因。首先是政策上的收緊,不達標的砂石企業一律關停、整治,部分地區砂石企業長期不能生產,導致砂石供應能力下降;其次是當前各地基礎建設、農村扶貧建設等持續推進,砂石需求并未下降;此外還有各項其他成本提升等次要因素共同推高著砂石價格。
目前砂石市場很多問題都是供需失衡造成的,沒有合理的解決方案,市場必然混亂。連城市斷交修路都要開辟一條保通路,但當前建設用的砂石卻沒有替代品,價格隨之暴漲并不奇怪。
但是,砂石價格的高位運行只是暫時的,投資熱潮或多或少帶有一定的盲目性。
未來隨著大集團大資本介入砂石行業,大型生產線密集建設、投產,砂石價格很快就會走入下跌區間。以鄭州、洛陽地區為例,目前已有數家大集團準備或正在建設大型砂石生產線,建成投產以后骨料價格戰即將打響。
如果投資缺乏理性,那么很多熱錢進入砂石行業后勢必將血本無歸。我認為,砂石高價時代最多持續2年,其后砂石價格將回歸理性,甚至走入低價、超低價惡性競爭的怪圈。
中國砂石骨料網:我們看到近期洛陽市砂石行業整治行動如火如荼,大量砂石礦山和采砂點仍處在停產狀態。在這樣的背景下,您如何規劃企業未來的發展方向?
馬建忠:與周邊大多數企業相同,目前我的砂石相關企業也因政策原因處在停產狀態。
停產等待政策其實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企業停工對員工也非常殘酷。為了給企業留下穩定的隊伍,也為了不讓300多名骨干員工突然失業、造成社會不穩定,目前除少數員工值班外,我們的其他員工均處于帶薪休假狀態,工資全額發放,這種狀態已持續了一段時間。
關于未來,目前我們正在計劃建設洛陽市西部固廢處理建材園,囊括固廢處理、砂石生產、商品混凝土以及免燒磚等建設內容,將礦山尾料和廢棄料綜合利用,年處理300萬噸固廢,預計年產值能夠達到4億元,一年利稅1.5億元以上,項目預計在2019年初開始落地。
此外,由于全國各地發展不平衡、政策不一,砂石行業仍具有較多的進入機會,我在北京牽頭成立的中砂偉業股份有限公司,準備在合適的地點布局綠色環保砂石生產線。對我來說,兜兜轉轉還是離不開砂石這個行業。
中國砂石骨料網:當前行業處在急速升級的階段,不斷有新鮮血液進入,也有相當一批行業老人處在迷茫狀態。作為已經入行20年的老砂石人,您對砂石礦山建設有什么好的意見與建議嗎?
馬建忠:首先需要明確的是,未來砂石行業一定是規模化、環保化、智能化的,一定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理念謀劃發展,否則企業是難以生存下去的。
其次,對砂石行業來講,獲取的資源一定要有持續性,布局上交通便利、靠近市場。從競爭角度考慮,礦山巖性的選擇很可能關系到未來的生產成本,最好的選擇則是處理優質尾礦,這樣能夠以最低的成本拿到資源。我頻頻強調成本的重要性,是因為前面提到過未來可能出現價格戰,在這樣的情況下,一家企業可能就因為1元錢的成本而最終輸掉。
最后,我們經常聽到有行業同仁抱怨行業外人士看不起砂石人,并為此憤憤不平。是的,砂石是基礎建設必不可少的材料,砂石人使命重大,我們恨不得立刻讓對方明白這個道理。但我們必須明白,砂石人只有堅定不移地做高效節能綠色環保礦山、符合政策要求,砂石行業才能越來越規范、從根本上改變他人的印象和看法。也只有在這樣的情況下,砂石人的地位才會越來越高,才能受到社會各層面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