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珠海市自然資源局發布了JH20-06海域和JH20-07海域的環評公示。項目概況如下:
珠海市2020年擬出讓的JH20-06海域位于小萬山島西側約6.4公里處,項目開采范圍用海面積為 90.2949 公頃;擬出讓的JH20-07海域位于小萬山島西側約5.2公里處,項目開采范圍用海面積為 98.3336 公頃。
兩處項目采砂強度控制日最大開采量不超過2.0萬m3/d,日平均采砂量不超過2.0萬m3/d ,年開采量不超過400萬m3/年。根據推薦采砂方案,擬采用采砂量為1000m3/h 的射流抽吸式采砂船1艘,并根據采砂規模配置4艘3000t~5000t的運砂船。
據了解,海砂是一種重要的礦產資源,作為建筑材料,可廣泛用于大型工程項目建設和填海造地。合理開發利用海砂能夠使其服務于經濟建設,促進海洋經濟的發展,而盲目、非科學地開采則會導致資源的枯竭,破壞生態環境,乃至影響整個海域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珠江口海域由于水動力挾沙不斷入海補充,海砂資源儲量不但豐富,而且品位和開發利用的價值較高。
自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廣東沿海經濟快速發展,海砂在大型工程項目建設和填海造地中被廣泛應用,海砂需求量急劇上升,同時,珠江口海域水路暢通便捷,可節省海砂運輸的成本,海砂開采經濟利益可觀,受經濟利益的驅使,珠江口海砂開采活動十分活躍。隨著沿海地區經濟的迅猛發展,特別是《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 發展規劃綱要》的實施,廣東地區尤其是珠三角地區的海砂市場需求量增大,海砂開采活動急劇上升。為有效解決珠海市重大項目建設“用砂難、用砂貴”的問題。珠海市在萬山群島選定海域作為海砂開采區域,盡快完成海砂掛牌出讓工作。
2020 年5月,為加快實施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國家戰略,保障近三年粵港澳大灣區及廣東省國家戰略重大項目建設海砂供應,廣東省自然資源廳印發了廣東省自然資源廳關于印發《廣東省海砂開采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 年)》的通知,2020 計劃開采海砂9 片,總面積約 10.38 平方千米,初步估算海砂資源量(含泥)約 1.16 億立方米,分布在湛江、珠海和江門海域,其中珠海海域計劃開采片區包括 JH20-06 和 JH20-07 等 2 個片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