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數字經濟時代來臨,“新基建”熱潮的涌起,從礦山自動化到數字化,再直至如今的智能化,智慧礦山建設被一步步提上日程。傳統的砂石礦業正處于重要轉型時期,從粗放、無序的開采,加速向綠色、安全、智能、高效方向發展,力爭實現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平衡。
但智慧礦山建設目前在我國仍處于起步階段,前景美好又廣闊,現階段面臨的問題卻也實實在在困擾著諸多砂石礦山企業。智能化系統該如何搭建?怎么完成信息化和工業化的深度融合?砂石骨料生產過程中怎么實現篩網破損以及篩網溢料導致超規格混入皮帶等生產事故的及時預警?如何對骨料的粒形級配進行實時監測……
深圳市宏申工業智能有限公司銷售總監王建達
智慧礦山的建設需要考慮全局,從前端到后端的每一個環節都應當囊括在內。但從發展現狀分析,目前國內大部分礦山在升級過程中還只停留在生產類設備、基礎網絡及通訊設施等方面的升級,雖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人力投入、降低成本,但在礦石在線監測方面,尚未出現相匹配的技術。
面對行業空白,深圳市宏申工業智能有限公司迎難而上,基于人工智能自主研發出“人工智能骨料監測系統”。
深圳市宏申工業智能有限公司銷售總監王建達表示,宏申工業智能的監測系統包含在線粒徑監測設備、粗骨料粒形級配分析儀以及在線自動取料和粒形級配監測一體化設備,能夠準確及時發現因為破碎機腔型帶來的骨料粒徑變化;實現發料皮帶在線自動取料監測,并在發現皮帶線上骨料超規格后及時發出預警;對粗骨料級配和針、片狀顆粒含量進行分析;生成粗骨料生產粒徑曲線,以此來指導砂石礦山企業改進生產工藝。
系統搭建模型
目前,該人工智能骨料監測系統已在湖州新開元獲得良好應用。與此同時,宏申工業智能還與浙江交通資源公司砂石骨料研究院攜手,后者充分利用自身先進技術與實際生產應用經驗,結合宏申工業智能監測系統,雙方共同搭建出更為完備的智慧礦山骨料監測系統模型框架,并將此系統實際應用于浙江交投舟山大皇山礦,助力該企業在智能化礦山建設方面處于行業領先水平。
2021年6月24-26日,由砂石骨料網聯合湖州市礦業協會主辦,宏申工業承辦的南太湖論壇-首屆中國礦業(砂石)綠色發展高峰論壇將在浙江湖州召開。會上,主辦單位將組織參會嘉賓前往新開元進行參觀,可實地觀察系統在生產線中的應用。
同時,主辦單位還邀請了深圳市宏申工業智能有限公司銷售總監王建達于6月25日在南太湖論壇進行《基于人工智能的骨料監測系統賦能高質量智慧礦山》主題演講,向參會嘉賓詳細介紹宏申工業智能的“人工智能骨料監測系統”。宏申工業智能也將會在特展3號展位與各位同仁交流相關信息,歡迎行業同仁蒞臨現場。
王建達,畢業于中國礦業大學電氣自動化專業,現任深圳市宏申工業智能有限公司銷售總監。從業至今一直致力于視覺、傳感系統在工業自動化各類領域的應用與推廣,結合人工智能為砂石骨料礦山搭建智能化的骨料生產監測系統。近年來總結煤炭行業智能化應用的發展與經驗,并從感知、通訊、計算、控制四個方面對其進行深入優化,在此基礎上為砂石骨料行業搭建高質量智慧礦山提供最前沿的技術支撐。
報名方式:
關注“砂石骨料網”微信公眾號,點擊菜單欄“會議報名”,或微信掃描以下二維碼進入小程序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