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素有“華東建材基地”之稱,是華東地區最大的建筑石料生產基地和重要的優質水泥生產基地。湖州是“兩山理念”的誕生地,也是浙江省唯一的全國綠色礦業發展示范區。
但是在二十年前,湖州的生態環境還是一片狼藉。以前長期的無序開發遺留下來很多座露天和凹陷的廢棄礦山,水土流失和環境污染嚴重,存在滑坡等地質災害隱患,土地破壞嚴重……千瘡百孔的生態傷疤似乎控訴著曾經礦產資源開發的惡行。
得益于公開透明的政治環境,在湖州這片自古頗負盛名的魚米之鄉,匯聚了一批有思想、有能力、敢想敢做、勇于開拓創新的人才,面對歷史遺留和現實存在的各種問題,積極尋找新的發展模式。
湖州自2002年開始廢棄礦山治理試點,探索廢棄礦山生態治理工作機制,堅持政府主導、市場化運行、多元化投入,宜耕則耕、宜建則建、宜林則林、宜景則景,把廢棄礦山治理與生態建設、鄉村振興、工業平臺建設、地質災害防治等有機結合,探索資金籌措機制,調動各方積極性,實現治理效益最大化。
2002年選擇代表性的廢棄礦山保永、洋東、鹿山、李家巷、長興三獅、安吉毛塢塘等礦區開展試點;2003年編制《湖州市區礦山自然生態環境保護與治理規劃 (2003-2012年)》, 實施了仁皇山、堂子山、灣山礦區等10個治理項目;2004年仁皇山廢棄礦區治理列入省百礦示范工程,吹響了有步驟有計劃地推進廢棄礦山治理的進軍號角。到2019年完成382座廢棄礦山生態治理任務,實現廢棄礦山生態治理“清零”。
仁皇山:
浙江省內首個礦山生態環境治理示范項目
仁皇山礦山治理項目是浙江省內首個礦山生態環境治理示范項目。據了解,20世紀80年代開始,當地村民在這里連年劈山取石開礦,使礦區一坡到底,坡角陡峭達70度以上,高差可達70米;開采坑口塌陷嚴重,宕面危巖多,宕底凹凸不平犬牙交錯,邊坡極不穩定,崩塌時有發生,給安全帶來很大隱患;景觀受損,土地荒蕪,嚴重影響了城市生態環境與城市品位。
2003年仁皇山廢棄礦山治理項目列入浙江省“百礦示范”工程,開始實施礦山生態環境治理。工程采用“臺階式削坡卸荷、生物護坡、場地平整”的綜合治理方法。在確保邊坡穩定前提下,通過削坡、反壓坡底等手段形成3個臺階,總體坡面角小于50度。坡東側依山勢修筑上山臺階;采用客土噴播、厚層基質、苗木種植復綠對坡面綠化;削填結合,對礦區宕底平整整理,治理面積約16萬多平方米,成為層次明顯的礦山公園,現在仁皇山已經成為湖州市旅游的一張名片。
2017年,仁皇山廢棄礦山修復項目入選中宣部“砥礪奮進的五年”大型成就展。
龍之夢:
廢棄礦山治理變身旅游度假區
長興縣原陳灣石礦是一座以開采石灰石和建筑石料為主的老礦山,礦山自1915年開工,2000年關閉,留下了一座山體裸露、邊坡陡峭、宕底崎嶇、破敗不堪的廢棄礦山。
2002年起,湖州市長興縣開始了全面的礦山綜合整治,治理大面積的廢棄礦山,針對原陳灣礦及周邊七個廢棄礦坑的地理條件,因地制宜、因礦施策,歷時四年,累計投資100多萬元,終于形成了太湖水、濕地水和礦坑水相互映襯,弁山與礦坑崖壁相映成趣的三水一崖獨特景觀。
2015年,上海長峰集團董事長童湘泉相中這一彎碧綠礦坑水,投資建設龍之夢鉆石酒店,興建“太湖龍之夢樂園”,項目設計巧妙借用了原區域裸露山體、植被與廢棄礦坑形態和現狀,依山造勢,依水造景,把錯落有致的現代建筑群落高度融合于山水之間,匯集了星級酒店、太湖古鎮、影劇院、野生動物園、海洋世界、大馬戲場、盆景園、歡樂世界、會展中心、濕地公園、養老公寓等于一體的超大型旅游度假區。其規模是上海迪士尼樂園的四倍,年接待游客可達3000萬人次,是全國乃至全球宴會會議設施和旅游業態最齊全的綜合性文化旅游休閑度假區。實現了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多豐收。
2020年,該項目入選自然資源部第一批10個社會資本參與國土空間生態修復案例。
安吉余村:
涉礦生態文明探索
浙北安吉縣余村,三面環山,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在余村僅4.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3個礦山、一個水泥廠,俗稱“一廠三礦”。
余村靠著優質的礦石資源成為安吉“首富村”,卻也付出了環境污染等代價。
2003年1月,在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的大力推動下,浙江成為全國第5個“生態省”建設試點省。同時,湖州啟動全市礦山整治活動,2003年起,余村廠礦開始陸續關停。
2005年8月15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來到安吉余村考察,對余村主動關停礦山的做法給予高度評價,并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
粗放發展代價大,余村痛定思痛,2013年起,對村莊內部進行生態修復,48家工業企業全部關停。2017年,安吉縣封存保留了冷水洞礦山遺址,并以真實性和完整性為最大原則,滿滿礫石鋪地,鋪裝景觀小品,建設了礦山遺址公園,記錄歷史,警示后人。
經歷多年治礦改造,如今,余村已是遠近聞名的3A級旅游景區,從“賣礦石”變成了“賣風景”、“賣文創”,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句話,也刻在余村村頭的一塊大石頭上,迎接八方來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