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石產業是中國城市建設的功臣,也曾是生態破壞的罪人。過去傳統的砂石行業低端落后,環保意識不強,給公眾和政府留下非常糟糕的印象。如何讓公眾放心、讓政府滿意是砂石行業從業者的責任。轉型升級中的砂石行業面臨環保、安全等一系列難題,陜西瑞德寶爾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林源坦言,瑞德寶爾從六年前開始就立志改變中國砂石行業傳統落后的面貌,用耳目一新的姿態重塑砂石產業。在環保風暴肆虐的寒冬中,瑞德寶爾如一枝獨秀,飽受贊賞,用實際行動詮釋了“開一座金山銀山,保護萬千綠水青山”的理念。中國砂石骨料網記者與這位“新”砂石人進行了深度的溝通和交流。
陜西瑞德寶爾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林源
2011年,西安市戶縣通過統一規劃、公開拍賣引入陜西瑞德寶爾投資有限公司,在秦嶺黃柏峪采用先進生產方式和環保技術建設現代化的建筑用砂石生產基地。2017年7月,陜西瑞德寶爾黃柏峪砂石項目二期工程建成投產,這標志著瑞德寶爾黃柏峪砂石項目年產能已達2000萬噸,成為西安市重要的綠色砂石供應基地。對此,林董坦言,能成為中國砂石礦山的樣本,這是瑞德寶爾的自豪,也是整個砂石行業的自豪。
云霧繚繞中的黃柏峪礦山頂辦公廠房
環保是效益,不是成本
2016年,瑞德寶爾獲得中國能源環保創新企業獎,這是砂石行業首家獲此殊榮的企業。瑞德寶爾作為陜西省乃至全國砂石行業綠色環保生產示范基地,林董經常跨界出席各類公共場合,難免會遇到來自其他行業的質疑。對此,林董直言,外界對砂石行業的質疑是因為對行業的不了解,用習總書記倡導的五大發展理念去指導、設計、運營砂石產業,肯定能改變砂石行業的未來,瑞德寶爾就是一個很好的案例。
砂石行業的創新體現在用創新的手段改變砂石行業傳統的做法,瑞德寶爾在砂石礦山設計上做了很多創新,有些方面甚至是顛覆式的創新,2016年獲得中國能源環保創新企業獎就是最好的證明。如黃柏峪礦山的骨料下山有7公里的環山路,建設2公里的下山運輸皮帶,上下落差300米,充分利用落差勢能,目前可以做到每噸骨料下山可發電0.5度,每年可以發電1000萬度。目前瑞德寶爾的砂石骨料發電系統,是世界是最大的、也是唯一一家骨料發電系統。通過皮帶運輸石料可以節約燃油400噸,在保護環境的同時,降低運營成本,提高企業效益。
綠樹掩映中的皮帶運輸
瑞德寶爾皮帶運輸控制系統
另外,瑞德寶爾在生產線設計、加工工藝、節能節電方面也做了很多創新,如用新能源卡車運輸砂石骨料,相較傳統運輸,每噸油耗降低一半。目前中國砂石骨料行業平均每噸骨料用電4-5度,有些甚至更高,機制砂常規每噸消耗10度電,而瑞德寶爾每噸骨料的用電為2度電,機制砂只有5度電。
依靠科技創新,瑞德寶爾黃柏峪礦山在環保上做了很多砂石行業過去沒有的嘗試,降低了生產線綜合成本。林董指出,過去大家都認為環保就是成本,可是瑞德寶爾卻在環保上做出了效益。在行業普遍還未認識到環保的重要性之時,瑞德寶爾在整個礦山到生產系統全程采用國內目前最先進的工藝,將收集的粉塵進行再加工利用,創造的價值將遠遠超過投入成本,這正是環保帶來的效益。
綠色環保激活企業可持續發展生命力
砂石行業正處于轉型的關鍵時期,只有淘汰產能落后、非法生產的企業,才能實現供給側改革的真正目的,才能真正實現行業的變革和提升,讓新興的業態——先進的、合法的、代表未來方向的企業產生。從最初建設到現在,瑞德寶爾黃柏峪礦山建設經歷了很多波折,目前,已經成為全國各地政府部門和同行學習參觀的樣本,這是瑞德寶爾對砂石行業的貢獻,也是對中國生態文明建設和環保建設的貢獻。
2017年環保風暴席卷全國,中央環保督查親臨各地大考,瑞德寶爾坦然面對。中央環保督查組與礦山和環保專家到來之后,對瑞德寶爾黃柏峪礦贊不絕口,更改原本一個小時的行程,仔細查看三個半小時,并直言瑞德寶爾是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好企業。
建設中和未完全封閉的生產線
談及砂石行業,林董坦言有兩點體會特別深刻:第一、我們砂石行業人應該勇于挑戰,拋棄傳統的思維和做法,真正用綠色、和諧、共贏的理念去經營企業,必然會有強大的生命力。第二、從精神上改變過去礦老板的經營理念,貼近中央精神,要和政府共贏、和周圍居民共贏、和客戶共贏,這樣的企業才會更強大。林董指出,黃柏峪礦山得到了中央環保督查組的鼓舞和表揚,會激發瑞德寶爾拿出更大的勇氣進一步在行業內進行變革、提升、創新。
美麗秦嶺,有瑞德寶爾的貢獻
中國每年消耗砂石骨料近200億噸,西安和咸陽兩個城市每年消耗量在1億噸左右。過去,這些供應絕大部分來自于私采亂挖和河道采石,大部分是沒有環保措施甚至沒有合法手續的小型砂石礦山。近幾年,政府、公眾對生態文明的認識更深、環保意識更強,所以非法采石空間越來越小,沒有環保意識的企業越來越弱,甚至被關停淘汰,此時就是合法企業展示的好時機。過去西安市非法采石盛行時,砂石質量一塌糊涂,每噸售價僅20-30元左右,現在優質骨料每噸可達到70-80元,林董認為這才是合法優質骨料真正的價值體現。因為骨料品質粒型、級配好,做的混凝土每立方米可節約水泥用量50-100公斤,如此折算,黃柏峪礦山每年可以使西安市少消耗水泥50-100萬噸,這是一個巨大的環保貢獻。目前不僅僅止步于此,瑞德寶爾在物流體系上進行創新、采用天然氣卡車,減少西安大氣污染,每年可以少消耗柴油2萬噸,對治理霧霾貢獻巨大,也可以改變砂石行業污染的印象。
黃柏峪礦部分新能源卡車
全封閉成品庫料倉
秦嶺自然保護區北麓西安段,過去有小采石點百余處。近幾年,政府嚴厲打擊非法采礦,絕大部分的采石點被關閉。在此基礎上,政府用壓小上大、疏堵結合的辦法,公開引入規范化企業做現代化礦山,瑞德寶爾正是在這樣的機遇中產生的。林董坦言:我們目前從設計、建設到運營都堅持綠色環保理念,得到了相關部門的認可和支持,現在西安市非法采砂幾乎絕跡,這也是瑞德寶爾黃柏峪礦山砂石項目對秦嶺保護做出的貢獻。
用一個大型現代化采石礦山從產能上替代原本的百余家小采石點,過去十幾、二十幾年都沒能完成的目標如今實現了,既滿足了城市剛性需求,也保護了秦嶺生態環境,政府、社會、企業多贏,一舉多得。這是政府鐵腕治霾、保護生態環境的結果,更有瑞德寶爾的貢獻。
未來中國砂石總需求或僅100億噸
林董認為,從2009年到現在,我國砂石總需求量接近頂點,總需求不會有太高的增長。但是在這個過程中落后的產能會急劇退潮、先進產能會挺身而出,這個機遇是留給先進企業的。當中國城鎮化進程接近尾聲的時候,砂石骨料的需求會急劇減少,如發達國家最高峰和成熟穩定發展對砂石的需求比例是2:1。未來城鎮化結束時,未來中國砂石總需求量可能只有現在的一半,即100億噸左右。從業者應該有憂患意識,現階段的市場機遇不是市場需求高速增長,而是政府堅決淘汰落后產能給先機企業創造的機遇。
砂石骨料未來的機遇在兩個方面:首先,政府打擊非法企業,給合法企業更多保障。其次在于質量提升。劣質骨料制成的混凝土質量只有30-50年左右,而發達國家的百年建筑比比皆是,其建筑垃圾加工之后還可以制成優質骨料,是真正的再利用。
有混凝土院士專家曾指出:中國目前混凝土的質量難以提升就是受制于砂石骨料的質量差、市場亂,有標準沒有人遵守,沒有企業認真落實!林董對此深表認同。目前西安市主要的大型重點項目、高層、超高層項目大部分使用瑞德寶爾的砂石骨料,這也是對瑞德寶爾砂石品質的認可。林董呼吁砂石人不僅僅要做綠色礦山,更要做品質砂石,下一步瑞德寶爾將會和用戶會達成戰略合作關系,力推高性能混凝土,并進一步提高產品粒型、級配乃至礦石加工副產品的品質。林董坦言,中國是以混凝土建筑為主,砂石骨料企業有責任使中國的基礎設施更結實、更耐用、更長久。
從輸出產品到輸出管理砂石行業再升級
目前砂石骨料行業大型化、環保化、規模化已成趨勢,行業不斷前進,瑞德寶爾如何始終走在行業前列?對此,林董坦言,任何創新都需要付出極大的努力,甚至成為先烈。瑞德寶爾對中國砂石骨料市場有信心,立志做行業先驅。在建設綠色礦山的過程中,形成了獨特的經驗,對整個砂石行業有借鑒的作用。瑞德寶爾不會保守地將其作為獨有的知識,愿意和全國同行互相學習、互相支持,改變整個砂石行業的面貌,這是對整個中國生態環境負責的態度。談及未來規劃時,林董指出:“下一步,會和全國的同行、各地政府合作,推廣瑞德寶爾的先進經驗,沿著一路一帶走出去,把中國的砂石理念帶到全國各地,以輸出管理為發展戰略,我希望通過五到十年的努力,在中國乃至世界建設更多大型現代化綠色礦山,這是我們的理念。”
黃柏峪礦山一角遠眺
其實,砂石礦山雖然是一個傳統的行業,但是從設計、開采、建設、加工、運輸、甚至產業鏈延伸都需要全新的知識,傳統的做法必然要遭到淘汰。傳統固有的管理、發展思維限制了礦山的發展,砂石行業創新缺乏規范及相關標準,現階段行業處于摸索階段,對企業而言,探索的成本太高,甚至有可能失敗。瑞德寶爾管理輸出可以從礦山設計、礦山建設、乃至礦山運營等幾方面與全國各地砂石礦山合作,用其總結的經驗提升目標礦山的環保、安全管理水平,乃至聚焦到成本管控,提升每座礦山的價值,加快礦山建設速度、降低礦主的生產及管理成本,提高生產效率,提高安全和環保水平,其價值和市場潛力巨大!
西安市不斷探索秦嶺礦產資源綠色發展之路,原本千瘡百孔的秦嶺山脈生態正在逐漸恢復。正如林董所言,不管歷史如何,未來行業存在的必然是堅持創新、綠色、環保的先進的現代化綠色礦山,砂石人應該有信心,中國砂石行業破壞生態環境的惡名會在未來三到五年內得到改觀。對砂石行業而言,要乘著十九大的東風,進入高速發展的時期,砂石這個傳統行業也會成為朝陽產業!在昨日中國砂石協會綠色礦山分會成立大會上,林源先生當選首任會長,這也代表著砂石行業對瑞德寶爾和林源先生踐行綠色礦山理念的認可。中國砂石骨料網也期望未來行業內出現更多像瑞德寶爾一樣優秀的砂石企業,共同推進砂石行業轉型升級,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