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由于疫情的動態發展,不少地區經濟活動被迫按下“暫停鍵”,也給砂石市場帶來了沖擊。進入二季度,新老基建投資持續發力,多地集中開工一批重大項目。據不完全統計,4月1日至4月26日,安徽、湖南、四川、河北、江西、山東等地合計開工7911個重大項目,總投資額合計約3.42萬億元。多地財稅部門陸續發布公告,減稅降費政策延長期限,擴大享受市場主體范圍,進一步激活市場活力。
基建投資再發力 項目開工喜訊不斷
根據國家發改委數據,一季度,全國新開工項目個數較去年同期增加1.2萬個,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增長54.9%。隨著各地加大力度推進項目開工建設,有望加快形成實物工作量,將對投資穩定增長形成有力支撐。二季度以來,我國穩投資政策持續發力,安徽、湖南、四川、河北、江西、山東等地新老基建重大項目加快推進。
從多地公布的重大項目投資“成績單”來看,重大項目建設保持良好勢頭。
4月25日,江西撫州市集中開工的重大項目共238項,總投資902.4億元。其中,基礎設施項目48項,年度計劃投資56.8億元;
4月23日,浙江洲泉鎮2022年工業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儀式舉行,4個工業重大項目正式開工,計劃投資總額達6.78億元,涵蓋了現代裝備制造、新材料、新時尚、數字經濟等多個領域;
4月19日,福建舉行第二季度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活動,共開工253個項目,總投資1941億元,年度計劃投資477億元,其中基礎設施項目45個,總投資292億元,社會民生項目33個,總投資230億元,產業項目175個,總投資1419億元,涉及生物醫藥、新材料、新能源等諸多行業。
有專家表示進入二季度,我國集中開工的重大項目既包括傳統的基礎設施,也包括公共服務、生態環保等民生項目,還包括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產業升級類項目,表現出新老基建“比翼齊飛”的特點。
此前,財政部發文催促各地財政加速發放專項債券,要求6月底前發完3.65萬億元的大部分,激勵地方政府繼續加大對基礎建設的投資力度。值得注意的是,不久前,財政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組織各地補報了一批2022年專項債券項目,指導地方將城市管網建設、水利等重點領域項目作為補報重點。
減稅降費再加碼 市場活力有望激活
4月25日,國家稅務總局發布消息,經當地政府同意,31個省(區、市)財稅部門近期陸續發布公告,明確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小型微利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按50%幅度頂格減征“六稅兩費”。大連、青島、寧波、廈門、深圳5個計劃單列市按照本省規定執行。
“六稅兩費”是指資源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印花稅(不含證券交易印花稅)、耕地占用稅和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2019年1月,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發布公告,明確對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可以在50%的稅額幅度內減征“六稅兩費”。
3月1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發布公告,明確政策執行時間延長至2024年12月31日。將適用主體由原來的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擴展至小型微利企業和個體工商戶,使享受此項政策的市場主體范圍進一步擴大。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張德勇表示,從收入上看,擴大減稅降費規模,特別是擴大對制造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減稅降費政策,可減輕市場主體稅費負擔,助力市場主體渡過難關,從而起到激發市場活力的作用。
需要指出的是,加大財政政策穩增長力度,需要跨周期和逆周期宏觀調控有機結合,視國際形勢演變和國內疫情發展而定,避免用力過度,防止過于強刺激而出現“大水漫灌”現象。
編輯:侯曉丹
---轉載請注明“文章轉自:砂石骨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