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氣象臺8月16日6時繼續發布高溫紅色預警:預計8月16日白天,新疆南疆盆地和吐魯番盆地、陜西南部、河南東南部等地最高氣溫將有35~39℃。8月12日,中央氣象臺發布今年首個高溫紅色預警,這是我國高溫最高級別預警。
水利部昨天(15日)發布消息,7月份以來,長江流域降雨量較常年同期偏少四成,為1961年以來同期最少,江河來水也偏少兩到八成,180多座中小型水庫水位低于或接近死水位;長江干流及洞庭湖、鄱陽湖水位實測記錄達同期最低。據氣象水文預測,長江流域旱情可能持續發展,或呈現加重趨勢,未來高溫事件可能會更加頻繁地出現,變成20年或10年一遇。
中央氣象臺繼續發布高溫紅色預警
據中央氣象臺網站16日消息,中央氣象臺8月16日6時繼續發布高溫紅色預警:預計8月16日白天,新疆南疆盆地和吐魯番盆地、陜西南部、河南東南部、安徽中南部、江蘇南部、上海、湖北、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四川中東部、重慶、貴州東部和北部、廣西中北部、廣東中北部等地最高氣溫將有35~39℃,其中,四川東部、重慶中西部、陜西南部、湖北東南部、湖南中北部、江西中北部、浙江中部以及新疆吐魯番盆地等地的部分地區最高氣溫可達40℃以上。
圖源:每經新聞
據江西省氣象局16日消息,根據氣象干旱預測,今天(8月16日),江西重旱區域將達到19站,特旱達到31站,涉及至少58個縣(市、區)。據氣象干旱預測圖顯示,特旱區有:余干、萬年、東鄉、余江、鷹潭、貴溪、金溪、資溪、南城、黎川、崇仁、宜黃、南豐、樂安、廣昌、永豐、寧都、興國、吉水、吉安、吉安縣、武寧、共青、德安、彭澤、湖口、廬山、瑞昌、修水。
圖源:每經新聞
江西省氣象臺8月16日7時35分發布高溫紅色預警信號:預計未來24小時內,全省大部分地區最高氣溫將超過37℃,其中九江、景德鎮、上饒、鷹潭四市部分地區和撫州、宜春兩市局部地區最高氣溫將達40~41℃,請注意防暑降溫。
水利部:長江流域旱情可能持續發展
據央視新聞報道,水利部昨天(15日)發布消息,7月份以來,長江流域降雨量較常年同期偏少四成,為1961年以來同期最少,江河來水也偏少兩到八成。截至目前,長江流域部分地區連續無雨日超過20天;流域大部高溫日超過15天,中下游部分地區超過30天。長江干流及洞庭湖、鄱陽湖水位較常年同期偏低4.5~6.0米,均為有實測記錄以來同期最低。受降雨偏少和持續高溫共同影響,長江流域四川、重慶、湖北、湖南、安徽、江西等6省市耕地受旱面積967萬畝,有83萬人、16萬頭大牲畜因旱供水受到影響。
圖源:央視新聞
水利部新聞發言人水旱災害防御司副司長王章立:(目前)長江流域大中型水庫蓄水情況總體較好,上中游51座主要水庫可用水量402億立方米,但蓄水量較去年同期偏少5%,有180多座中小型水庫水位低于或接近死水位,特別是一些小型水庫及山塘蓄水嚴重不足。
為積極應對長江流域旱情,水利部已派出3個工作組赴旱區協助指導,按照一庫一策、一村一策,切實落實抗旱保供水措施和兜底方案。并科學調度水利工程,確保群眾飲水安全,保障大牲畜飲水和農作物時令灌溉用水需求。
水利部新聞發言人水旱災害防御司副司長王章立:針對可能出現的旱情,提前謀劃長江中上游三峽、丹江口等51座主要水庫蓄水調度,為抗旱儲備水源,適時為下游補水,減輕干旱影響和損失。
專家:本輪高溫至少還要持續10天左右
據央視新聞16日報道,8月16日,中央氣象臺連續多日發布最高級別的高溫紅色預警,42℃都排不上全國高溫前十,貴州赤水丹霞大瀑布景區因極端高溫天氣關閉,江蘇發布高速路面高溫預警,部分路段路面最高溫度可達72℃。
國家氣候中心氣候服務首席專家周兵:根據中國氣象局中央氣象臺的預報,未來10天我國江淮、江漢、江南及四川盆地和陜西南部等地區還會有持續高溫,這輪高溫至少還要持續10天左右。
國家氣候中心氣候服務首席專家周兵:根據最新的氣候監測資料,我們可以明確判斷,今年夏天的這次高溫事件到目前為止,綜合強度已經達到了1961年以來最強,某種程度上甚至也是1951年以來最強的高溫事件。超過了2003年、2013年、2017年這三次明顯的高溫事件。
國家氣候中心氣候服務首席專家周兵:全球變暖使得高溫熱浪事件會更加頻繁地發生。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表示,全球范圍包括中國以及歐洲、北美在內,像今年如此的高溫熱浪事件將成為新的常態。觀察近50年高溫事件出現的頻率我們發現,隨著全球變暖,原來高溫事件可能是50年一遇,在未來可能會變成20年或10年一遇,高溫事件會更加頻繁地出現。
編輯:侯曉丹
---轉載請注明“文章轉自:砂石骨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