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砂石骨料行業實現雙碳目標,實現綠色發展,不能僅僅從本行業自身出發開展工作。而必須從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建筑業、建材業、交通運輸業所構成的整體產業體系角度開展統籌設計和謀劃。
中國建筑材料工業規劃研究院副院長孔安認為,科學的產能布局,能夠實現資源地和主要核心消費區的最佳匹配,達到消耗的社會資源最低、物流量最小的效果。經濟合理的生產規模需要根據資源總量、銷售半徑和區域交通組織條件來確定,總體合理才是最佳,生產規模不宜一味貪大。
中國建筑材料工業規劃研究院副院長孔安
在砂石產業低碳節能方面,孔院長提出幾點建議:
1、礦山應實現高效的開拓運輸方式,按照生態優先、技術經濟最優、節能降碳最優的原則確定開拓運輸方案,采用集中或分散、平峒溜井或公路開拓方案等。
2、礦山開采工藝確定合理的工藝參數,采用先進高效大型液壓設備,可能條件下采用高效大型用電設備,完善二氧化碳爆破技術。
3、砂石生產應用先進的節能技術工藝,在破碎、篩分、整形、輸送全流程均采用先進節能工藝設備,要充分利用地形進行總圖布置,有條件開展勢能發電。
4、綠色礦山和智能礦山建設要嚴格按照國家相關標準,全面推廣砂石礦山的智能化建設。
5、高品質砂石產品生產是實現大幅降低建材產業鏈碳排放的關鍵環節,優質母巖、優質級配及理化性能是基本保證。
6、高效低排放物流體系的建設實現全產業鏈雙碳目標的關鍵因素之一,有效降低物流成本,減少物流環節選,做到大幅度降低物流運輸過程的排放。
7、加強固廢資源綜合利用,對尾礦、廢石、冶煉渣、場平挖方、硐渣、城市建筑垃圾做到有效利用。
孔院長指出,從全產業鏈的角度對砂石骨料行業二氧化碳的排放進行初步的分析數據顯示,砂石骨料行業全行業產業鏈包括礦山開采、砂石加工、物流運輸等環節。初步測算的排放總量大約在1.2-1.6億噸。其中,生產環節的排放在5000-6000萬噸左右。
高品質砂石骨料的生產對砂石行業和對建筑業、建材業的節能降碳意義重大。根據測算,在現有產量條件下高品質砂石比例占到30%時,可以減少水泥用量1.2億噸左右,可減少接近1億左右的二氧化碳排放。
砂石骨料行業綠色低碳的發展應該從完善產業政策和產業規劃的角度切入。相關的政策標準應摒棄傳統的思維,積極適應行業的發展和技術進步。行業的發展應從各個要點的嵌入,在此基礎上,建立行業信息化的平臺,同時加大以實現雙碳目標為方向的科研研發的投入。
2022年9月19日-21日,砂石骨料網將聯合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浙礦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在浙江海寧召開“東海論壇—第二屆中國砂石高質量發展峰會暨砂石骨料網年會”。屆時,孔院長將做題為《我國建筑砂石骨料行業綠色低碳發展的要點》的主題報告,詳細分析探討砂石產業低碳發展要點。
孔安,中國建筑材料工業規劃研究院副院長,長期從事建材行業戰略研究、政策研究、國家和地方建材產業發展規劃研究、市場研究、技術經濟研究及工程管理等工作。是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工業和信息化部、生態環境部、自然資源部、國家開發銀行專家庫成員,負責或為主參加《建材工業“十四五”規劃重大問題研究》、《建材工業“十四五”發展實施意見》等重大課題研究,負責或為主參數百項建材產業發展、資源綜合利用、節能減排課題研究。負責或參與砂石骨料行業相關政策研究、標準規范制定、產業規劃、企業砂石骨料戰略制定、大型砂石骨料礦山和生產線的前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