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99久久99久久久,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亚洲小说乱欧美另类,在线精品国精品国产不卡

長江流域:大物流下的砂石產能流動區

來源:砂石骨料網
時間:2022-10-02
長江流域是我國砂石骨料市場變化的前哨兵,也深刻的記錄著砂石行業各項變化。

眾所周知,砂石骨料作為一種大體量固體建設材料,高昂的物流成本是制約其市場擴張的重要因素。水運可有大大降低砂石骨料的運輸成本,打破砂石骨料的地域限制,掌握物流方向無疑就是打通了交通命脈。

隨著砂石行業規范化發展,散小亂差的小型作坊被大量關停,大規模基礎建設釋放的骨料需求加速了區域之間骨料流通。2015年左右,大型砂石企業生產線沿江、沿海布局的趨勢愈發顯著。長江沿岸兩側縱深10-30公里的礦山資源及對應的物流碼頭更是成為業內大企業爭奪的焦點。

據砂石骨料網數據中心最新不完全統計:2013年和2014年,長江流域新建大型骨料線開始密集投產,2015年仍有部分新線陸續規劃建設。在環保風暴的洗禮下,砂石行業經歷整體蛻變。作為經濟最發達的區域,長江流域砂石用量和生態環境問題受到極大關注。歷經轉型升級之后,沿江大型砂石產能開始規劃、投放,新一輪市場格局變化正在襲來。

長江流域包括長江干流和支流流經的廣大區域,橫跨中國東部、中部和西部三大經濟區,共計19個省、市、自治區,是世界第三大流域,流域內有豐富的自然資源。長江干線通航里程2713km,支流航道700余條,主要支航50余條,港口眾多。

然在砂石骨料領域,在談及長江流域時,通常以重慶為分界線,上游云南、四川因為航道等原因,砂石骨料并不能向下游運輸,因而,重慶才是長江流域砂石流通領域的起始站。重慶至上海,長江水路全程距離約1800多公里,其間經過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浙江。

千庫網_長江三峽巫峽_攝影圖編號296175.jpg

沿江區域市場情況

重慶:大企業沿江布局趨勢明顯

重慶市位于長江流域上游,北有大巴山,東有巫山,東南有武陵山,南有大婁山。地勢由南北向長江河谷逐級降低,西北部和中部以丘陵、低山為主,東南部靠大巴山和武陵山兩座大山脈,坡地較多,有“山城"之稱。重慶是大型砂石生產的重要布局基地,主要分布在長江沿岸的區縣市中,沿江銷往長江中下游及長三角等區域。

2018年11月,印發《重慶市建筑石料用灰巖資源開發布局方案》,要求在渝西、渝東北、渝東南片區,布局14個資源保障基地、2個后備資源保障基地和1個應急資源保障基地,預測資源量275億噸,設計生產規模11000萬噸/年,服務年限30年以上。

湖北:長江流域最主要的砂石骨料供應地

湖北省位于長江中游,是長江流域最主要的砂石骨料供應地之一。具備優良的砂石生產、物流條件,是傳統的砂石供應基地,也是新時期大型、巨型砂石生產線布局熱點區域。作為國內砂石產業發展的前鋒部隊,湖北省砂石企業曾在引導行業大型化、現代化發展等方面做岀表率。依托長江水道,交通便捷,匯聚了如華新、蝸石、民本等一批大型砂石生產企業,以鄂東礦投為代表的新生力量也將目標鎖定砂石領域,并開展了一系列的布局。

以湖北省的砂石需求體量和資源分布條件,很難形成本省的大型砂石需求中心,大部分湖北省沿江砂石礦山的目標市場都是長三角區域。

湖南:兩極分化越發嚴重

湖南省三面環山,地跨長江、珠江兩大水系,河網密布,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和天然河沙資源。近年來,湖南省不斷加大礦山整治和綠色礦山建設等方面力度,大宗砂石礦權岀讓頻繁,引起業內極大關注。一方面,以南方新材料為代表的大型水泥集團等加速布局骨料產業,國資背景平臺相繼成立,這些都是推動當地砂石骨料產業現代化、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另一方面,由于經濟發展和區域市場情況限制,中小型砂石企業較多,現代化發展意識差異較大。

傳統河砂開采區,河砂禁采之后,大型砂石企業布局相對較慢,市場流通性性相對較差,區域需求差異懸殊。

江西:礦產資源豐富,九江地區直面江浙滬市場

近兩年,江西省大型礦山頻岀,雖然當地銷售價格并不高,但卻是一個比較熱門的區域。江西省位于長江中下游,部分地區河道發達,水陸交通便利,輻射范圍較廣,礦產資源豐富,較低的資源價格吸引了大量的外商投資,特別是江浙地區砂石行業整頓以后,這些有先進的發展理念和豐厚的資金實力的礦業主西進,將目標鎖定在江西特別是九江地區,在打造綠色礦山方面也做岀了貢獻。

安徽:近幾年大礦、超大礦、超長礦權頻出

安徽省是長三角的重要組成部分,處于全國經濟發展的戰略要沖和國內幾大經濟板塊的對接地帶。安徽省山地多呈北東向和近東西向展布,礦產資源豐富,水泥行業的龍頭企業一一海螺水泥就是扎根于此。隨著經濟快速發展以及城鎮化基礎建設深入推進,區域市場砂石需求也越來越大。

2013年,池州神山超大礦權岀讓,弓I爆行業。到2016年該項目最終花落中電建,安徽省著實在砂石行業刷足了存在感。2020年4月開始,安徽省政府推動大型砂石采礦權投放,大型砂石礦權擴儲、岀讓,大礦投放浪潮初現端倪。近幾年,安徽地區砂石大礦、超大礦、超長礦權頻岀。

江蘇:傳統砂石生產中心,砂石缺口較大。

江蘇,東臨黃海,與上海、安徽、山東、浙江四省市相鄰。作為沿海發達地區及中國經濟第二強省,江蘇在城市化進程的道路上對砂石的需求量一直非常大。早些年也是砂石生產中心,隨著資源和環境保護,砂石骨料產能向長江中游省份轉移。江蘇本省砂石礦山數量極少,且規模不大,主要靠沿江地區購買上游鵝卵石再加工以及外部供應。

2022年8月,《江蘇省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21-2025年)》獲自然資源部批準印發實施。將在徐州、連云港、淮安、南京、鎮江和常州等資源有保障、開發有基礎的地區劃定8個建筑石料集中開采區,規劃期內,江蘇省建筑石料年預期性開采量為7330萬噸,預估資源量約16億噸。

浙江:礦產開發與生態保護共贏

作為中國經濟最為活躍的省份之一,浙江省雖是礦業資源小省,但卻是砂石礦產資源開發大省。憑借良好的砂石資源稟賦、優越的水陸運輸條件,浙江最近20年砂石骨料產量都較為穩定,為本地和長三角等其它省市基礎設施建設提供原材料保證。

浙江省是兩山理念的發源地,也是礦產資源管理改革的先行地,在綠色礦山建設方面一騎絕塵,在探索資源和礦地綜合利用方面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浙江省在礦產資源開發利用過程中通過多項舉措推進綠色礦山建設,成功探索岀了礦產開發與生態保護共贏之路。

上海:砂石骨料全部依賴外埠供應

近年來,上海地區砂石骨料市場用量在1億噸左右徘徊,作為一個完全依靠外部供應的城市,上海地區水運便捷,經濟發展基礎好,因而砂石骨料市場價格更高。除了傳統的舟山、湖州供應之外,長江流域湖北、江西、安徽等地骨料也多有進入。福建沿海地區部分砂石企業也將目光瞄準到上海、江蘇地區。

上海也是國內最早實行砂石骨料質保書的區域。主管部門組織開發建設用石業務管理系統,并很好的應用。

砂石骨料流通性

作為重要的基礎建材,砂石骨料市場價格與用量和區域經濟發展息息相關:通常經濟越發達的區域,商品售價更高,需求量更大,綜合利潤也更大。砂石骨料作為大宗建材,毛利潤較低,需要靠量獲取更多利潤。發達地區更具優勢。水運便捷性加速了區域之間的商品流動。從區域經濟發展來看,江浙滬最發達,其砂石骨料售價更高、市場需求量也更大、獲利更多。

行業發展中競爭是難免的,而要在競爭中脫穎而岀取決于兩個關鍵因素:品質與價格。砂石骨料綜合成本由資源價款、建設成本、生產加工成本、物流成本構成,每個單項成本的不同都會帶來綜合成本的變化。

以資源價款為例,砂石骨料網數據中心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全國新成交砂石類采礦權450宗,其中,浙江省平均獲礦成本最高,高達28.73元/噸,遠高于全國其他省份水平。安徽省為9.59元/噸,重慶為3.29元/噸,湖北為1.66元/噸。

在建設成本方面,不同區域對環保、礦山復綠等要求不同,設備投入為主的(只用簡單機械設備和除塵的)企業成本與設備只占總投資1/3左右的現代化砂石生產線之間產品成本差異很大。

低價競爭力優勢和物流的便捷性加大了長江流域區域之間砂石骨料的流動性,市場也在加速融合。


編輯:侯曉丹

---轉載請注明“文章轉自:砂石骨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