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來,各地不斷推出超大型、超長年限新礦權。據砂石骨料網統計,截止至2022年10月底,今年各地拍出年產千萬噸砂石礦權25宗,設計年產能近5億噸。在水泥行業遭遇近20年來最嚴重的需求和效益下滑局面之際,砂石骨料產能過剩的局面似乎就近在眼前。
作為建筑中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原材料,近年來,砂石類采礦權逐漸成為礦山出讓的熱門礦種,部分省市的獲礦成本也逐年提高,不少大型國央企也積極在各地布局拿礦。
隨著2022年全國各地公布出的礦山出讓消息,儲量大、交易數額大、投入資本大砂石礦頻出。在廣東截止至2022年10月30日,共出讓9宗年產年萬噸級以上的礦權,其中,中電建拿下5宗。
具體來看,沿江沿海地區歷來是大型礦權推出的集中地。2022年2月23日,云浮打響廣東地區超大型礦權釋放的第一槍,中電建以61億競得廣東云浮市云安區都楊鎮觀音山建筑用花崗巖礦權,出讓資源儲量22768萬立方米,設計年生產規模3500萬噸(1350萬方)《詳見:61億!云浮千萬噸級新礦歸屬中電建 二次競價溢價率約90.6%》;
2022年7月5日,中電建以16.1億競得廣東陽江市陽西縣鳳凰嶺礦區第一開發期儲量超9000萬立方米建筑用片麻巖礦采礦權,年生產規模超3000萬噸;
2022年10月18日,中電建又以78.5億的底價競得廣東云浮儲量超5億方礦山,規劃年產能2000萬方,刷新了廣東地區出讓砂石礦的底價記錄及資源儲量記錄;
在內陸地區,四川、河北今年上半年出讓了2宗年產千萬噸級砂石礦:2022年4月13日,樂山國鑫礦業以超29億的價格競得四川省峨邊彝族自治縣劉家溝玄武巖礦資源儲量超10億噸,年生產規模2800萬噸;
4月27日,河北九洲礦業有限公司以2.83億競得河北省井陘縣魯家峪建筑石料用灰巖礦區(1號礦)資源儲量3.21億噸,年生產規模3000萬噸。
下圖為2022年新出讓的千萬噸級項目情況:
年產千萬噸大型礦權頻出 沿江沿海地區占據主導
近年來,伴隨環保和高質量發展,我國砂石行業集中度的迅速提升,砂石行業規模結構得到明顯改善。
據砂石骨料網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全國共有25宗年產超千萬噸礦山出讓,其中廣東省9宗,湖北省5宗,廣西省4宗,河北省2宗,安徽、湖南、浙江、福建、云南各出讓1宗。沿江沿海地區占據主導地位。
從長江流域來看,作為傳統砂石生產的重地,湖北地區石灰石資源相當豐富,一方面基于水陸交通的便利,另一方面則是對拿礦成本的考慮,相較于江浙等長三角珠三角地區,湖北等地的礦產資源更加豐富,礦權成本更低。今年以來,湖北出讓年產千萬噸以上的礦權6宗,地理優勢吸引眾多企業投資砂石礦山,但長江流域部分砂石企業開始陸續投產,砂石產能急劇膨脹;
從珠江流域來看,大型礦山主要集中兩廣地區,目標直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珠三角地區規劃重點開采建筑石料,在惠州、肇慶、江門等市布局一批千萬噸級的砂石資源基地。今年以來,已出讓眾多千萬噸級以上礦權,據砂石骨料網不完全統計,今年廣東、廣西出讓年產千萬噸已達13宗,折合累計年產能超2.64億噸。
大型央企國企加速布局
據砂石骨料網了解,近年來,以中電建、中建材、海螺水泥、華新水泥、華潤水泥為代表的大型國企央企拍下多座礦權,加快骨料業務布局。
今年以來,中電建加碼布局,動作迅猛,全面布局華南、華東區域,年產千萬噸以上礦山已競得7宗。據砂石骨料網了解,截至2022年9月底,已擁有13座砂石礦山,獲砂石資源儲量56.04億噸,設計年產能3.12億噸。《詳見:【季度報】中電建:13宗砂石礦權!資源儲量56億噸、設計年產能超3億噸》。加上10月競得的浠水項目二期資源儲量2.98億噸礦山,今年獲得的砂石資源儲量超59億噸,設計年產能達3.32億噸。
中國建材領域的龍頭企業——中建材也在加碼布局砂石行業,在多地不斷競得礦權。砂石骨料網根據公開數據不完全統計,2022年上半年以來,中建材先后拿下浙江衢州年生產規模900萬噸、四川樂山年生產規模800萬噸、安徽池州建筑石料年產超1000萬噸骨料項目,涉及金額40億,新增骨料資源儲量3.37億噸,年設計規模2730萬噸。《詳見:【年中報】中國建材:上半年銷售骨料5808.3萬噸,同比增長34.2%》。
水泥企業加碼砂石業務已是常態。2022年最受關注的莫過于華新水泥億噸線項目。近年來,華新水泥以湖北為核心,沿長江沿線布局砂石礦權,已有超10億噸的資源。2022年8月4日,華新水泥以3.8億競得年產超1100萬噸湖北宜昌砂石礦;9月26日,備受矚目的華新(陽新)億噸機制砂石項目正式投產,標志著全球在建最大的綠色機制砂基地正式建成運營《詳見:【重磅】投資百億打造綠色標桿!華新億噸機制砂項目今日正式投產》。據砂石骨料網數據中心統計,2022年上半年,華新水泥砂石骨料年產能為1.68億噸,位居砂石行業產能第二名(詳見《2022中國砂石行業產能20強榜單重磅發布》)。
2022年5月23日,海螺水泥以68.2億元成功競得肇慶市資源儲量超2億方的封開縣古利山礦區飾面用花崗巖礦采礦權,年生產規模2160萬噸。據海螺水泥2022年中報顯示,海螺水泥投資在建骨料機制砂項目3個:蕪湖海螺水泥年產150萬噸機制砂項目、銅陵新型建材年產1000萬骨料項目、分宜建材年產500萬噸骨料項目《詳見:【年中報】海螺水泥上半年新增骨料產能870萬噸 總產能達到7450萬噸》,加之今年新競得的礦權,海螺水泥砂石年產能已近億噸;
今年以來,華潤水泥新增廣西田陽那坡年產400萬噸、貴港港南年產970萬噸、湖北崇陽365萬噸以及重慶巫山年產900萬噸骨料項目,依托現有礦山,下半年華潤水泥預計有約7000萬噸的骨料產能釋放。《詳見:【年中報】華潤水泥:附屬公司掌握骨料產能超1.1億噸》。
結語:砂石作為建材行業最基礎、用量最大的原材料資源,相關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每年的砂石需求超過180億噸。但是,近年來建材行業需求不旺,新天山陳小和預計到2025年,整個基礎建材需求下降會超過15%,全國骨料需求也將在152億噸左右徘徊。
因此,隨著今年新競得大型礦山,未來3-5年將陸續投放,砂石市場會面臨供大于求的局面。產能上升,而砂石需求卻在下滑,業內人士不免擔憂,砂石產能過剩的隱憂加劇。
對于未來砂石行業的發展你有什么想說的?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編輯:賈林娜
---轉載請注明“文章轉自:砂石骨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