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99久久99久久久,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亚洲小说乱欧美另类,在线精品国精品国产不卡

國務院最新印發!未來5年砂石需求或與這項重大戰略有關!

來源:國務院、新華社、人民日報(有刪減)
時間:2024-08-08
對新一輪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潛力地區城鎮化水平提升、現代化都市圈培育、城市更新和安全韌性提升4項重大行動作了部署,要求未來5年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提升至接近70%。
  • 要求未來5年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提升至接近70%

  • 提升潛力地區城鎮化水平,培育發展一批現代化都市圈

  • 推進城鎮老舊小區城中村改造

  • 加快保障性住房、“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

  • 統籌運用中央財政性建設資金、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等資金渠道

  • 健全城市規劃體系,深化土地制度改革

  • 建立健全覆蓋全域全類型、統一銜接的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和規劃許可制度

……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城鎮化是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解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的重要途徑,是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的有力支撐,是擴大內需和促進產業升級的重要抓手。黨的二十大報告對推進新型城鎮化作出重要部署,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明確了健全推進新型城鎮化體制機制的重大改革舉措。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7月31日,國務院印發了《深入實施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戰略五年行動計劃》,對新一輪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潛力地區城鎮化水平提升、現代化都市圈培育、城市更新和安全韌性提升4項重大行動作了部署,要求未來5年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提升至接近70%。

8月2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相關部門負責人對《行動計劃》作出詳細闡釋。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鄭備介紹,據測算,我國城鎮化率提高1個百分點,每年可以新增2000多億元的消費需求,可以拉動萬億規模的新增投資需求。

當前,受房地產市場低迷、全球經濟發展不穩定等影響,砂石行業步入了下行周期,市場需求量持續縮減。業內人士預測,未來幾年,砂石市場需求還會繼續下跌。此次國務院印發《行動計劃》,隨著新型城鎮化發展、城中村改造、現代化都市圈等一系列重大項目落地建設,或將支撐起未來5年的砂石需求。

W020240802560718315183.png

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現場(趙一帆 攝)

部署重大行動,提高城鎮化發展質量和水平

在重大行動部署方面,潛力地區城鎮化水平提升與現代化都市圈培育兩項行動,分別聚焦兩類重點地區分類施策。前者針對冀中南、皖北、魯西南、豫東南、湘西南、粵西、川東等城鎮化率低且人口規模大、潛力較大的集中片區,協調推進新型工業化城鎮化,構建產業梯度布局、人口就近就業、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的良性互動格局。后者面向城鎮化率較高且人口持續集聚的地區,加快轉變超大特大城市發展方式,依托中心城市輻射帶動周邊市縣共同發展,推動通勤便捷高效、產業梯次配套、生活便利共享。

城市更新和安全韌性提升行動將著力補齊城市短板。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設、“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城中村改造,加強城市洪澇治理,抓好城市地下管網等“里子”工程建設,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

《行動計劃》明確,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以體制機制改革為動力,穩步提高城鎮化質量和水平,充分釋放新型城鎮化蘊藏的巨大內需潛力,持續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強勁動力和堅實支撐。在工作推進中,注重把握好以人為本、遵循規律、分類施策、集約高效原則。

《行動計劃》強調,堅持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完善實施推進機制、加強監測評估。為強化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支撐保障,《行動計劃》還提出,統籌運用中央財政性建設資金、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等資金渠道,健全財政、金融、土地等政策,加大對城鎮化建設的支持力度;省級政府要結合實際制定本省實施方案,各市縣要因地制宜細化政策舉措和項目清單,切實推動目標任務落地見效。

微信圖片_20240808143310.jpg

聚焦兩類重點地區分類施策,著力補齊城市短板

“為穩步提高城鎮化質量和水平,更好支撐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立足國情、遵循規律,因地制宜、分類施策,部署實施了4項重大行動。”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鄭備介紹了《行動計劃》的主要特點:

突出以人為本。把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作為新型城鎮化首要任務,實施新一輪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行動。主要措施包括:以進城農民工及其隨遷家屬為重點、兼顧城市間流動人口,統籌推進深化戶籍制度改革和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務制度,著力解決好農業轉移人口最關心的穩定就業、子女教育、住房保障、社會保險等問題,完善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激勵政策,健全進城落戶農民農村權益維護政策。

聚焦兩類重點地區分類施策。一類是對城鎮化率低且人口規模大的地區,實施潛力地區城鎮化水平提升行動,協調推進新型工業化城鎮化,構建產業梯度布局、人口就近就業、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的良性互動格局。另一類是對城鎮化率較高且人口持續集聚的地區,實施現代化都市圈培育行動,加快轉變超大特大城市發展方式,依托中心城市輻射帶動周邊市縣共同發展,推動通勤便捷高效、產業梯次配套、生活便利共享。

著力補齊城市短板,主要針對城市發展中最迫切最突出的安全韌性問題,實施城市更新和安全韌性提升行動。主要措施包括: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設、“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城中村改造,加強城市洪澇治理,抓好城市地下管網等“里子”工程建設,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

鄭備表示,新型城鎮化可在擴大內需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從消費看,農業轉移人口在城市實現穩定就業居住后,工資水平和收入增長預期將會提高,同時將能享受更好的公共服務,消費意愿和消費能力將會提升,消費結構和生活品質也將升級。據測算,我國城鎮化率提高1個百分點,每年可以新增2000多億元的消費需求。從投資看,新型城鎮化能夠有效帶動市政公用、公共服務等方面的投資以及居民住房等領域投資。初步測算,我國城鎮化率提高1個百分點,可以拉動萬億元規模的新增投資需求。

微信圖片_20240808143313.jpg

提升潛力地區城鎮化水平,培育發展一批現代化都市圈

我國地域廣闊,不同地區城鎮化發展水平差異比較大。為推動城鎮化率低且人口規模大的地區加快工業化城鎮化協同發展,《行動計劃》提出實施潛力地區城鎮化水平提升行動。

“這些地區大多位于中西部,是農業轉移人口的主要來源地,目前尚處在工業化進程中,大多產業發展還不充分,縣城承載能力較弱。通過統籌推進產業發展和縣城建設,以新型工業化發展帶動城鎮化水平提升還有很大潛力。”鄭備告訴記者,實施潛力地區城鎮化水平提升行動將重點抓好四方面工作:

一是培育特色優勢產業集群。引導潛力地區根據自身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因地制宜發展特色優勢產業,完善與發達地區產業對接協調合作機制,推動有市場、有效益的資源密集型產業和勞動密集型產業向潛力地區轉移。

二是促進產業園區提級擴能。推動同質低效產業園區整合升級,集中資源建設高水平專業化產業園區,提升園區設施和服務標準化水平。

三是強化產業發展人才支撐。加強職業院校、實訓基地等建設,加快提升農業轉移人口職業技能水平。

四是增強城鎮綜合承載能力。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加快補齊縣城產業發展、市政公用、公共服務等短板,滿足農業轉移人口到縣城就業安家需要。

《行動計劃》提出,培育發展一批同城化程度高的現代化都市圈。“這是加快轉變超大特大城市發展方式、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重要抓手。”鄭備說,實施現代化都市圈培育行動的重點是做好三方面工作:推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構建便捷高效的通勤圈;推動產業功能協同協作,培育梯次配套的產業圈;推動公共服務共建共享,打造便利共享的生活圈。

微信圖片_20240808143306.png

統籌運用中央財政、地方專項債券資金 深化土地制度改革

會上,有關部門負責同志還介紹了下一步工作的重點。

財政部經濟建設司司長符金陵表示,中央財政采取積極的財政措施支持以人為本的城鎮化發展,目前已形成支持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支持提高城鎮承載人口能力、支持通過新型工業化來帶動新型城鎮化發展等方面政策體系,“我們將進一步加力提效,更好推動實現新型城鎮化戰略。”

“我國有近3億農民工,促進農民工就業關系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和民生改善。”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農民工工作司司長尚建華說,將按照《行動計劃》要求,著力做好拓寬就業渠道、優化就業服務、加強技能培訓、維護勞動者權益等方面工作。

自然資源部空間規劃局局長張兵表示,下一步,將健全城市規劃體系,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建立健全覆蓋全域全類型、統一銜接的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和規劃許可制度,更好支撐《行動計劃》實施。

《行動計劃》就提升城市安全韌性作出進一步細化安排。住房城鄉建設部新聞發言人、住房改革與發展司司長王勝軍表示,要尊重科學規律、堅持系統觀念、依靠制度創新、強化科技賦能,努力提升城市安全韌性水平。

《行動計劃》通知原文點擊:國務院關于印發《深入實施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戰略五年行動計劃》的通知

編輯:周若萱

---轉載請注明“文章轉自:砂石骨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