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貴州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發布九部門關于印發貴州省推動建材行業穩增長促轉型增效益的實施意見的通知。通知指出,接下來貴州省將以統籌擴大內需與深化建材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穩定建材工業運行態勢,加快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為要求,明確13條政策促進建材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發展。
(一)扎實推進建材行業穩增長
1、全面加強運行監測。
加強對建材行業經濟運行監測和預警,完善政府部門、行業協會、重點企業協同機制,定期調度重點項目建設情況。對企業采取針對性扶持措施,及時解決企業生產經營和項目建設存在問題。加強對燃料、原料等大宗商品、生產要素、建材產品價格的監測,加強數據共享,完善跨部門常態化分析會商機制,做好供需趨勢研判,引導供需動態平衡,構建穩定有序的市場環境。推動建立大宗商品、生產要素上下游長協機制。
2、有效降低生產成本。
認真落實國家、省關于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系列政策措施。鼓勵物流信息平臺企業和建材企業加大合作,深入推進貨物“散改集”。大力發展多式聯運,加快推進大宗貨物和中長距離運輸“公轉鐵”。鼓勵建材生產企業根據電、氣不同時段價格錯峰用電、用氣。對建材企業加快落實天然氣管道運輸價格機制,按最優路徑收取管輸費。鼓勵終端城燃企業對用氣量大的建材企業實行價格折讓與氣量掛鉤機制。降低建材企業融資成本,引導全省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降費,加大對建材企業支持力度。
3、科學優化產業布局。
啟動“十五五”新型建材產業發展規劃前期工作和重大項目謀劃工作,開展全省光伏壓延玻璃產業規劃布局專項研究。突出抓好鈣質巖類和硅質巖類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按照“一核一廊兩帶兩基地”思路,推動建材行業優化布局,以安順—貴陽—遵義新型建材產業走廊為依托,重點培育石材、砂石骨料、五金衛浴、竹木制品等一批特色建材集聚區。
4. 加快化解過剩產能。
嚴格水泥、平板玻璃產能置換,遏制違規新增產能,新建和改擴建水泥、平板玻璃項目滿足能效標桿水平和環保績效A級指標要求,禁止以技術改造等名義擴大水泥、平板玻璃產能,逐步建立市場化、法治化化解過剩產能工作機制。推動解決水泥熟料企業“批建不符”遺留問題。支持企業搭建產能整合平臺,利用市場化手段整合企業產權或經營權,壓減退出過剩產能和低效產能,提高生產集中度。以資源最大化利用為原則,科學合理規劃布局產業鏈,防止低水平重復建設以及低端產品產能過剩。
(二)促進建材行業轉型升級
5、加快布局新型建材。
搶抓國家推進大規模設備更新系列政策契機,支持水泥、平板玻璃、墻體材料、石材等行業企業實施技術改造和裝備升級,加快低碳化、制品化發展。支持發展低鈣水泥熟料、低熟料系數水泥、硫(鐵)鋁酸鹽等特種水泥。圍繞低碳零碳負碳工程、綠色低碳建造等需求,發展新型低碳膠凝材料、低(無)揮發性有機物含量材料、全固廢膠凝材料等新型綠色建材。
6、強化綠色化轉型。
推動企業開展節能減排技改和重點設備更新改造,有序推動水泥行業超低排放設施建設。鼓勵企業從源頭控制資源消耗,提升資源利用效率,減少廢棄物排放,加快建材企業運輸結構調整,鼓勵短距離運輸采用封閉皮帶廊道、管道、新能源車輛等方式。到2025年底,水泥、陶瓷行業能效標桿水平以上產能占比達到30%,平板玻璃行業能效標桿水平以上產能占比達到20%,建材行業能效基準水平以下產能完成技術改造或淘汰退出。
7、加快推進智改數轉。
持續推動建材行業智能制造發展,加快推進建材全產業鏈與新一代信息技術深度融合,促進建材智能化生產、規模化定制、服務化延伸。引導企業一體推進數字化能源管理和碳排放管理,協同推進用能數據與碳排放數據收集、分析和管理。鼓勵水泥、石材等領域建設數字綠色礦山,打造智能采選、自動配礦、無人駕駛、災害監控等應用場景。支持預拌混凝土等產業與下游產業融合創新,打通建材業和建筑業供需鏈,提升市場響應和服務能力。
8、推動產業協同耦合。
鼓勵在尾礦、廢石、廢渣、工業副產石膏等工業固體廢物較為集中的地區建立耦合發展的綠色建材園區,鼓勵創建“無廢園區”。推廣高固廢摻量的低碳水泥生產技術,鼓勵在水泥熟料生產中提高工業固廢原料摻量比例。支持企業開展技術、業態和商業模式創新,推進裝備、建工、水泥、混凝土、物流等企業協同發展。支持水泥企業打造“綠色礦山+砂石骨料+水泥制造+協同處置+預拌混凝土+裝備式建筑部品+整體服務”等全產業鏈,培育發展綠色建材與建筑部品制造集成基地。
(三)提升建材行業質量效益
9、持續強化創新驅動。
支持企業聯合產業上下游、產學研力量,組建體系化、任務型新型創新聯合體,構建產學研用相結合的創新體,采取研發眾包、“互聯網+平臺”“內部眾創”等模式,帶動中小微企業深度融入創新鏈產業鏈。
10、加快綠色建材認證推廣。
持續開展綠色建材產品認證技術指導幫扶,進一步擴大綠色建材產品認證證書數量,到2027年綠色建材產品認證證書達到200張以上。鼓勵綠色建筑選用綠色建材,鼓勵有條件的地區結合零碳建筑、近零能耗建筑等建筑類型開展綠色建材應用示范建設。
11、積極拓展營銷渠道。
創新消費模式,鼓勵生產企業聯合房地產、建筑設計、裝飾裝修企業提供綠色建材產品菜單式、定制化應用方案,探索裝飾裝修一體化服務新模式。支持石材企業搶抓“一帶一路”戰略機遇,積極開拓歐美、中東、東盟等國際主要石材消費市場。引導建材生產企業樹立品牌發展戰略,科學開展品牌培育活動,增強企業品牌培育戰略意識,鼓勵企業參與各類質量標桿評價活動,打造一批輕型化、集約化、制品化、高端化產品品牌和企業品牌。
四、保障措施
12、強化組織協調。
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充分發揮省新型工業化專項組辦公室牽頭作用,會同省直相關部門、各地區落實落細建材行業穩增長促轉型增效益各項政策措施,推動政策精準發力,進一步釋放政策效應。有關行業協會和智庫要發揮橋梁紐帶作用,組織開展政策咨詢,引導行業加強自律。企業要把穩增長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細化落實目標任務,強化在產業鏈供應鏈中引領示范作用,推動上下游產業協同發展。
12、強化政策支撐。
利用國家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系列政策措施,對建材企業設備更新、轉型發展項目予以支持。充分利用省工業和信息化、科技等專項資金以及省生態環保發展、新型工業化、新動能等國有企業基金,支持建材產業綠色發展和技術創新推廣應用項目建設,加大對建材企業技術改造、無機非金屬新材料研發攻關以及應用示范的支持力度。落實建材企業實施環境保護設備升級改造、綠色化改造促進節能環保、開展資源綜合利用等方面的稅收優惠政策。
13、加大宣傳推廣。
發揮輿論導向的正面引導作用,多渠道、多方式營造良好氛圍,加大建材行業重大政策以及行業穩增長經驗做法、綠色建材下鄉等重要活動的宣傳力度。加強經濟運行、綠色發展、智能制造、國際合作、人才培養等方面的宣傳報道,構建共同推動建材行業穩增長目標實現、高質量發展的良好生態。
編輯:黃微
---轉載請注明“文章轉自:砂石骨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