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砂石骨料網獲悉,在中央及一些地方密集部署招投標領域專項整治工作之際,一個連續四年傲居全國建筑企業中標百強榜前六、在全國高頻度中標、年均中標逾800個的企業引發關注。
這家企業名為中地寅崗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地寅崗”),位于內蒙古包頭市。雖然法律明確規定注冊建造師不能同時在兩個及以上項目中擔任項目負責人,但這個擁有372名注冊建造師的企業,從2020年初至2023年末的四個年度內,年均以注冊建造師為項目負責人的中標項目卻高達818.75個。對相關違規個案,有關人員和單位60余次投訴和舉報無果。
業內專家認為,招投標領域問題多、投訴難,暴露出相關法律和制度建設滯后,未形成監管合力。有關單位和人員不擔當不作為,監督問責缺失,亟須引起重視。
根據CBI建筑網對全國建筑施工企業的綜合統計數據,中地寅崗在2020年—2023年四個年度,分別中標840個、882個、773個、780個項目,總計3275個,年均中標818.75個,是唯一連續四年占據全國建筑企業中標百強榜前六名的企業,被部分業內人士稱為“中標王”。
《注冊建造師執業管理辦法(試行)》規定:“大中型工程施工項目負責人必須由本專業注冊建造師擔任。一級注冊建造師可擔任大、中、小型工程施工項目負責人,二級建造師可承擔中、小型工程施工項目負責人?!薄白越ㄔ鞄煵坏猛瑫r在兩個及以上的建設工程項目上擔任施工單位項目負責人。”
天眼查顯示,中地寅崗共有372名注冊建造師,那它是如何做到年均中標逾818個的呢?記者查詢發現,中地寅崗在頻繁投標中標過程中,屢屢安排一名建造師擔任兩個或以上項目負責人。
知情人稱,行業內有個潛規則,企業提供“掛靠”,一般收取中標額度3%的“管理費”,此外還需“掛靠方”支付6-8人的工資,這些人員是名義上的項目管理人員。有的“標王”甚至可以不做工程項目,僅收取“管理費”和吃“空餉”就賺得盆滿缽滿。
北京京師律師事務所律師許浩表示,除了串標圍標私下定標等違法腐敗問題,法律法規的滯后和缺失也造成違法招投標問題投訴難。比如《工程建設項目招標投標活動投訴處理辦法》規定,投標人和其他利害關系人認為招投標活動不合法的,有權向行政監督部門投訴,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普通群眾對違法行為的投訴。另外,從實踐看,相關屬地管理的原則,不利于形成監管合力,易使違規投標者逃避監管和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