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順達重礦集團在河北遷安召開了一場備受矚目的科技成果評價會。會議聚焦由順達重礦集團自主研發的《SD72118旋回破碎機》《HC1380重型高能圓錐破碎機》《JPS1600雙進中出棒磨機》三項重大科技成果,匯聚行業權威專家、學者及企業代表,共同見證礦山裝備領域的新突破。
出席此次科技成果評價會的領導分別為西安建筑科技大學教授卜顯忠、首鋼集團有限公司礦業公司正高級工程師張金華、本溪鋼鐵(集團)礦業有限責任公司正高級工程師張子斌、礦冶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正高級工程師劉方明、華北理工大學教授趙禮兵、銅源國際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正高級工程師周宏波、河鋼集團礦業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彭鵬、中國冶金礦山企業協會常務副會長項宏海、中國冶金礦山企業協會總工程師雷平喜、中礦協固廢資源綜合利用推進委員會秘書長趙福剛。
順達重礦集團總工程師陳德忠作為主要匯報人,對三款設備近2年的穩定運行情況,設備的先進性,可靠性,創新性,智能化等方面進行了詳細的介紹。
陳總表示,三款設備在多個方面均展現出卓越的性能。首先,在先進性方面,這三款設備采用了最前沿的技術和設計理念,突破了傳統礦山裝備的局限性,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礦石處理能力。其次,可靠性方面,經過長時間的實際運行驗證,設備表現出色,其穩定性和耐用性得到了充分保障,減少了因設備故障而導致的生產中斷風險。智能化方面,這三款設備均配備了先進的監控系統和大數據分析功能,能夠實時監測設備運行狀態,進行故障預警和遠程診斷,大大降低了維護成本和時間,提高了設備的利用效率。
1、權威評價,技術創新獲高度認可
評價咨詢專家委員會在聽取成果匯報的同時,對三項科技成果進行了嚴格評審。經過技術報告聽取、現場資料審查、質詢討論等環節,專家組一致認為:三項成果在技術創新性、性能指標、應用前景等方面均達到國內領先水平,部分技術填補行業空白,對推動礦山裝備智能化、高效化、綠色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評價咨詢專家委員會專家指出,順達重礦的三項成果聚焦礦山開采中的“高效破碎”“精細化加工”“智能運維”痛點,其推廣應用將有效提升礦山資源利用率,降低能耗與碳排放,推動行業向綠色、可持續方向發展。此舉亦為國內礦山裝備“國產替代”進程注入新動能,助力中國礦業在全球競爭中搶占技術制高點。
2、三項成果亮點解析
SD72118旋回破碎機
該設備采用新型破碎腔設計,大幅提升礦石處理效率,單次破碎產能較傳統設備提高30%,同時優化能耗結構,降低單位能耗15%。其智能控制系統可實現破碎參數動態調整,適應多種礦石硬度,截止目前,該設備已經在多個項目現場穩定運行。
HC1380重型高能圓錐破碎機
針對高硬度礦石破碎難題,HC1380創新采用“高能沖擊+層壓破碎”復合技術,破碎比高達1:6,成品粒度均勻可控。設備核心部件采用新型耐磨材料,使用壽命延長40%,運維成本顯著降低,為金屬礦山精細化加工提供核心裝備支撐。
JPS1600雙進中出棒磨機
“雙進中出”結構設計顛覆傳統棒磨機模式,實現礦石雙端同步進料、中部集中出料,處理效率提升50%。內置智能監測系統可實時分析磨礦介質磨損狀態,自動優化運行參數,減少人工干預,適用于鐵礦、銅礦等復雜礦物的深度磨選流程。
順達重礦集團作為國內礦山裝備制造的領軍企業,始終將科技創新作為核心戰略。近年來,企業投入超億元研發資金,建成省級智能礦山裝備實驗室,并與多所高校建立產學研合作基地。本次三項成果的突破,不僅是企業技術實力的彰顯,更標志著國產礦山裝備在高端化、智能化賽道邁出了關鍵一步。
編輯:賈林娜
---轉載請注明“文章轉自:砂石骨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