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3中國水泥發展論壇”上,中聯重科機制砂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有負做了《綠色水泥產業發展新思路——中聯重科高品質骨料加工系統》的主題報告。報告中指出,如今水泥生產技術已趨于成熟,單純提高水泥行業技術水平已無太大發展空間,可行之道就是向上下游產業延伸,打造全產業鏈競爭優勢。而中聯重科高品質骨料生產系統資源利用率達到95%以上,可以幫助企業提升經營效益50%以上,且全環保,零排放、零污染。
一、中國水泥工業現狀
產量增速放緩 2012年全國水泥產量22.12億噸,同比增長5.7%,近十年,只有三年的增速是個位數。分地區來看,西南、華東、中南地區水泥產量呈正增長,同比增長7.2%、6.0%、5.5%;華北、東北地區水泥產量呈負增長,同比下降2.4%、5.9%;西北地區,水泥產量增長明顯快于全國平均水平,產量1.86億噸,同比增長23.0%。
價格下降:2012年,水泥價格呈現出“U”型反轉的行情,全年降幅在8.9%。
利潤下降:2012年全國水泥行業實現利潤總額657億元,低于2011年和2010年,位居歷史第三位。同比增長下降32.81%,下滑幅度僅次于2005年,位居歷史第二位。
2013年,我國新型干法水泥將達31.33億噸,而需求量預計為24億噸,富余程度超過30%.水泥生產技術已趨于成熟,單純提高水泥行業技術水平已無太大發展空間,可行之道是向上下游產業延伸,打造全產業鏈競爭優勢。產能過剩,競爭加劇以及利潤的降低要求水泥工業轉型升級,尋找新的利益增長點。例如水泥工業、綠色礦山(骨料板塊)、商品混凝土(干混砂漿)多方面結合發展。
二、水泥工業的綠色發展之道-綠色礦山
中國綠色礦山的建設始于2010年,當年國土資源部頒發了《關于貫徹落實全國礦產資源規劃發展綠色礦業建設綠色礦山工作的指導意見》,2011年國土資源部辦公廳又就有關綠色礦山試點的申報發布了《關于組織申報國家級綠色礦山試點單位的通知》。為此,中國水泥行業的綠色礦山試點工作也逐年展開,建設綠色生態化礦山已成為中國水泥礦山的發展方向。
綠色礦山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它代表了一個地區礦業開發利用總體水平和可持續發展潛力,以及維護生態環境平衡的能力。它著力于科學、有序、合理的開發利用礦山資源的過程中,對其必然產生的污染、礦山地質災害、生態破壞失衡,最大限度的予以恢復治理或轉化創新。
傳統礦山下傳統骨料企業規模小、產量少、污染大、設備落后,質量不達標。而且資源利用率低,只有50%-60%,這種情況下容易造成資源浪費。而且設備工藝落后,企業形象差。相比于傳統礦山,綠色礦山產品質量好,種類多,工藝先進、高集成度、高可靠性。資源利用率達到95%以上,這樣一來,經營效益就提升50%以上,另外還能實現全環保,零排放、零污染。
水泥行業發展綠色礦山具有企業資金雄厚,管理經驗豐富,產業鏈相對穩定,礦山資源充足等多重優勢。
三、中聯重科高品質骨料生產系統
1、高品質骨料循環生產流程:
原料石通過整形制砂機破碎整形之后進入到擴散送料機,然后振薄、瀑落。之后再通過空氣篩控制石粉含量來使砂石分離。接著進入拌濕機來控制含水量。最后成型機制砂。
級配調整循環流程:
5~15噸的石子,投入到經配調整機進行調整級配,然后通過整形制砂機整形,最后再進入到高品質骨料循環生產流程。
2、中聯重科高品質骨料生產系統的優勢
產品豐富:在產砂的同時,可按1:1.5的砂石比產石子,石子粒徑又分為兩檔:5~15、15~26.5. 并且生產的機制砂符合《人工砂混凝土應用技術規程》(JGJ/T 241-2011)對混凝土和干混砂漿用砂的要求。
節能環保:樓式結構,干法生產工藝,占地面積小,主樓占地約105平方米;布局緊湊,減少中轉,集中脈沖除塵,樓體外封。
參數可控:細度模數、含粉量、含水量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滿足客戶不同用途的需要。
要想提高經濟效,就一定要提高科技水平,轉變生產發展的路子,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唯有這樣,綠色水泥的路子才能長久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