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夏季達沃斯論壇繼續在大連召開。在“中國城鎮化的投資機遇”分論壇上,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主任李鐵表示,中國的城鎮化不等于造城,不等于房價上漲。
李鐵認為,目前我國城市等級化管理體制使得資源配置效率低下。一些城市不愿分享資源排斥農民工進城落戶,地方政府大興土木建設新區行為難被約束,這些都不利于新型城鎮化發展。
中國城鎮化需要解決的問題,要通過改革戶籍制度和土地制度來實現,讓農民工具有和城里人一樣的權利,這些是中國城鎮化的一部分內容。
而一部分人認為城鎮化是將農村人“趕”到城里去,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城鎮化也并非當下一些地方政府大興土木建設新區的行為。
同時,城鎮化與房價也沒有必然的聯系。城鎮化會帶來一部分住房需求,也會解決一部分住房需求。一些中心城市房價被推高,和民眾對相對稀缺的公共服務的追逐有直接關系。
李鐵表示,買房子實質是在買服務,當下我國農民工工資并不低,但享受的公共服務不高。壟斷化的城市公共福利體系,對外來人口形成嚴重的利益排斥,不利于新型城鎮化以人為核心的發展。李鐵分析,公共服務好的城市往往是資源稀缺性很強的地方,所以房價必然高。基于此,李鐵建議擴延便于通勤的城市外圍空間以解決低價房供給,將醫療、教育等優質資源向中心城市外緣延伸,緩解民眾的買房、住房壓力。
在李鐵看來,提供穩定的住房租賃市場也是緩解民眾購房壓力的方法之一。“現在買房人不是為了出租,是為了賣”,李鐵指出,由于房屋租售成本相差懸殊,現在中國內地城市經過房地產開發的住房都處于“不穩定”的租賃模式。他建議打破中國動輒批百畝、千畝土地的“大地產商”開發模式,形成層次開發、小塊開發的房屋便可作為長期穩定的出租房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