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是重要的發展資源,良好的環境本身就是稀缺資源,在面對經濟增速趨緩、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下,作為平衡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重要舉措,黨的十八大報告首次將生態文明建設同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一起列為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并提出了建設美麗中國的發展目標。新型城鎮化是新一屆政府在未來大力推進的發展戰略,用以協調經濟、資源、環境、工業化與城鎮化、城市群發展等多方面關系,繼工業化、市場化以后,新型城鎮化將成為繼續深化改革、推動中國經濟健康持續發展的新引擎。因此在建設美麗中國及新型城鎮化兩大戰略疊加效應推動下,環保將成為新型城鎮化的重要主題。
我國鄉、鎮、村污染已占全國污染的半壁江山之多,污染形勢嚴峻,在鄉、鎮、村點源污染和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工業污染疊加,新舊污染相互交織,工業及城市污染向農村轉移,配套環境保護政策、法規標準體系不健全,監管難度大或監管不到位情況普遍。垃圾圍村、污水亂排、農村秸稈隨意焚燒,畜禽糞便隨意排放、堆積,已成為當前不少鄉、鎮、村環境的真實寫照。與大中城市的環境治理相比,鄉、鎮、村的環境問題更加嚴重,治理水平還處于很低的階段。
目前我國的城鎮化不到52%,未來20年中國城鎮化將呈現快速推進的格局。據預測,到2030年中國的城鎮化率將達到68%左右,城鎮化人口數量將達到9.5億,按規劃,新型城鎮化將以城鄉統籌、城鄉一體、產城互動、節約集約、生態宜居、和諧發展為基本特征,視大中城市、小城鎮、新型農村社區協調發展,互促共進城鎮化。在生態文明建設和新型城鎮化的背景下,國家環保政策已向鄉、鎮村、環境治理傾斜,并已將鄉、鎮、村生活污水和垃圾處理、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生態示范建設等方面列為十二五重點。
目前,環保產業對鄉鎮村的治理涉足較少,全國4萬多個鄉鎮近60萬個行政村市場空間巨大,但由于鄉、鎮、村具體情況的特殊性和復雜性,如農民對環境整治熱情不高,行政區域分界成為環境治理的盲點,畜禽養殖污染布局不合理,相關環保政策和項目與當地實際情況不完全適應,資金投入嚴重不足等等。環保產業在進入鄉、鎮、村環保領域時,需因地制宜,面臨技術換代、裝備升級、商業模式調整等問題,在此我著重分析一下在新型城鎮化背景下,污水處理、固廢處理、環衛、再生能源等領域的產業機會。
一,小城鎮將是未來水環境的治理重點。目前我國建制鎮整體污水處理率尚不足20%,村莊污水處理率僅為7%,由于污水未經處理直接排放已經作為90%以上的小城鎮的水體環境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78%的城鎮河段不宜作為飲用水,50%的城鎮地下水受到污染。因此需加快解決小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滯后、污水處理能力嚴重不足問題。十二五規劃中已明確提到2015年我國建制鎮的污水處理率要提高到30%,相信未來對鄉鎮的污水處理能力及標準將越來越高,市場將快速釋放。
小城鎮污水處理的主要特點,小城鎮數量多、分布廣,我國現有建制鎮數量2萬多個,鄉的數量也有2萬多個,分布在全國范圍,所需水處理設施數量龐大。水量規模小、小城鎮的人口規模、自來水的普及率和工農業發展結構和水平,決定了小城鎮污水的排放量,大概在1000到20000噸的排放范圍,其中小于10000噸的排放量相當大。污水分布分散,并缺乏污水排放管網等配套基礎設施,污水收集困難,資金投入嚴重不足,小城鎮的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很難爭取到國家資金,即使爭取到一部分也是杯水車薪。地方政府經濟承受能力普遍較弱,缺乏建設資金。由于水量規模小,相對城市污水處理廠的建設和運營成本高,小城鎮排水多采用河流制、污水主要有生活污水、工業廢水、雨水等組成,其中工業廢水的成分多種多樣,且由于對鄉鎮企業排污存在監管不到位、監管難的問題,造成污水水量、水質變化大,對污水處理工藝、污水處理設施要求高,缺乏專業技術人員運行管理能力薄弱。
小城鎮污水處理工藝商務模式、運營管理,目前我國已建和在建的小城鎮污水處理工藝絕大部分是照搬城市污水處理廠的工藝,導致工程投資大、運營費用高,加劇地方財政資金緊張。同時因小城鎮管理水平難以達到傳統處理工藝,對設施運營和維護的管理要求無法保證可持續經營。因而,小城鎮污水普遍存在,建不起,運行不起,維護不了的難題,要解決小城鎮污水的處理問題,應針對小城鎮社會經濟發展狀況與管理水平、污水水量、水質特點等情況,采用有別于城市污水處理的經濟適用型處理工藝,相對于傳統的污泥法具有穩定運行、效能強、能力強,經濟節能無烏泥膨脹等優點,特別適合小城鎮的污水處理。為有效緩解地方政府財政的壓力、水處理企業需采用靈活的商務模式予以解決,并通過科技創新采用模塊化設計,實行網絡化管理,建立鄉鎮分散終端處理,現運用集中管理的模式以降低建設成本。
二、城鎮化為固廢處理系統快速增長提供了持久的動力。鄉、鎮、村垃圾處理的特點,(1)總量大、處理率低。據了解,我國鄉、鎮、村一年的生活垃圾總量已經達到2.8億噸,由于環保基礎設施的建設滯后按、缺乏管理等原因,年處理僅為3500萬噸,超過70%的垃圾被隨意堆放,伴隨產業梯次轉移,未來我國工業固體廢棄物增量將主要來自鄉、鎮、村,預計十二五其間我國工業廢棄物產量平均年增長率保持在10%—15%之間,到2015年將達到38.8億噸至48.5億噸,并將長期保持增長。(2)來源多元化,成分日趨復雜,垃圾來源包括兩個途徑,一是鄉鎮村居民的生活產生垃圾,主要包括農林牧副漁,動物尸體、畜禽糞便、農用肥料袋、農用膜等吃住行產生的食物、紙屑、塑料瓶、廢家電、建筑垃圾、人畜糞便等;鄉鎮企業產生的礦石、煤、木料、金屬、粉煤灰、爐渣等工業固體廢棄物,以及垃圾回收處理后產生的再生垃圾。還有城市轉移到鄉村的填埋堆放垃圾。(3)分布分散難以收集,鄉鎮村人口密度遠低于城市,人口的分散性直接導致生活垃圾分散,垃圾收集、運轉困難、費用高。(4)處理水平低。除大部分生活垃圾靠露天堆放,通常采用的方式是原始填埋與焚燒,堆肥處理。填埋未做無害化處理,對水、土壤等污染嚴重。焚燒對秸稈進行焚燒,這種方式既給空氣質量、交通安全帶來嚴重的影響,又造成嚴重的資源浪費。
據統計,我國農作物秸稈總量達到每年7—10億噸,如有效利用可產生巨大的經濟價值,堆肥處理因垃圾成分復雜未進行有效分類,其中含有大量的有毒物品,也不是理想的處理方式。
未來市場空間巨大,需多措并舉,鄉、鎮、村垃圾處理的技術、資金、裝備,市場需求廣闊。十二五期間,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總投資2636億,遠超十一五期間的561億的投資規模。在當前環境治理需求如此迫切情況下,未來鄉鎮村的垃圾處理市場將會呈現爆發式的增長,環保企業快速進入鄉鎮村垃圾處理市場,需要堅持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節約資金、節約土地的原則,因地制宜推進生物轉換、物資回收利用、熱轉換、堆肥、填埋并舉。
三、新型城鎮化將拓展環衛市場空間,并帶動產業升級。城鎮環境衛生機械制造業前景廣闊,隨著各地市政環衛市場對清掃機械不斷投入,以往道路清掃保潔等完全靠掃帚的傳統模式正轉向機械化清掃為主,人工保潔為輔的作業新格局,有效提高環衛作業的清掃保潔質量,更提升了市區環境衛生的整體水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十二五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規劃,要求推廣生活垃圾壓縮密閉式收集轉運方式,推廣密閉式收運,淘汰敞開式收運轉,減少避免垃圾收運轉過程中的二次污染,大中型城市要在十二五期間全部實現密閉收運轉。
目前我國垃圾清運能力嚴重不足,隨著城市管理和環境衛生領域的需求升級,以及國家新政的出臺對環衛機械需求巨大,從而使包括垃圾車、吸糞車、吸泥車、掃路車、灑水車等環衛機械有望成為巨大潛力的朝陽產業,成為特種設備行業的另一片藍海。
二,新型環衛一體化模式浮出水面,這里所指的環衛一體化包括城鄉環衛一體化及垃圾清掃、轉運、回收、處置、利用一體化兩個方面。城鄉環衛一體化是將城市和農村環衛工作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通過統一規劃、統一安排按,實現城鄉環境治理全覆蓋,構建城鄉環境治理新格局。垃圾清掃、轉運、回收、處置、利用一體化,是指將特定區域的垃圾清掃轉運、回收、處置等事項交由一家企業負責,進行市場化運作的新型模式,使企業與政府真正實現各司其職,降低政府財政支出,保證垃圾中有用資源,更有效回收和再利用,從而促進循環經濟發展。
新型環衛一體化模式的出現,還將促進信息技術在環衛領域更多的應用,如借助信息化手段實現優化線路、合理調配、清運車輛、快速計重、統計等。
第四,傳統能源已日薄西山,城鎮化啟用并普及再生能源。一方面,在未來幾十年,傳統能源將逐漸消耗殆盡無法長期提供促進經濟增長的動力,另一方面因為過度依賴化石燃料,人類積累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導致出現全球氣侯變化問題,人類生存環境越來越惡劣。因此,無論從經濟發展的角度,還是從環境保護的角度,人類有必要建立全新的能源體制和工業模式,在實施新一輪城鎮化的戰略過程中,啟用普及再生能源將是必然的選擇,以消除污染。
廣袤的鄉、鎮、村蘊藏著大量的生物能,如果生活垃圾、餐廚垃圾、作物秸稈、雜草、樹枝、畜禽糞便等這些固體廢棄物含有大量的有機成分,能夠在隔絕空氣的條件下,依賴頁巖菌生物降解作用轉化為沼氣,沼氣作為清潔能源可廣泛應用,作為民用及工業燃氣或經提純后加工為車用燃氣,為保證再生能源有效廣泛利用,未來傳統的運輸工具將轉向插電式儲能電池市場出現爆發式增長。
當今時代是變革的時代,城鎮化為整個環保產業帶來了新的機遇,行業細分將越來越細化,環境治理標準也將越來越高,相信伴隨新型城鎮化建設,未來環保產業將出現大量的新技術、新裝備、新的商業模式,從而促進環保產業的快速發展。
編輯:lisa
注:
文一波,男,1965年8 月出生,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博士研究生導師。現任北京桑德環保集團董事長兼總裁、全國工商聯環境服務業商會會長、中國企業聯合會工作委員會環境科學分會主任,中國環保產業協會理事;兼任蘭州交通大學、上海同濟大學等高校環境工程學科博士研究生導師等職務。由其一手創建的桑德集團先后被列為國家環保總局認定的環保骨干企業、北京市政府重點扶持的高科技企業,是中國環保產業協會常務理事單位、中國環保產業協會水處理分會副主任單位、全國工商聯環境服務業商會會長級單位、中國企業聯合會環境科學分會主任單位,被連年授予國家級中關村科技開發試驗區50強企業,并作為亞太經合組織企業聯席會議成員和國內環保企業唯一代表參加’99《財富》全球論壇。連續多年被評為中國水業十大最有影響力企業。2012年福布斯中國富豪榜單,文一波夫婦以78.8億元排第72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