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99久久99久久久,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亚洲小说乱欧美另类,在线精品国精品国产不卡

2014年全國地方建設發展路線

來源:中華建筑報
時間:2014-02-12
摘要:作為十八屆三中全會全面部署改革之后的第一次地方兩會,2014年各省份政府工作報告的關注重點尤為引人注目。隨著一份份政府工作報告的出爐,“新型城鎮化”“自貿區” “城市群”等詞匯逐漸升溫,勾勒出各地2014年建設發展的路線圖。

作為十八屆三中全會全面部署改革之后的第一次地方兩會,2014年各省份政府工作報告的關注重點尤為引人注目。隨著一份份政府工作報告的出爐,“新型城鎮化”“自貿區” “城市群”等詞匯逐漸升溫,勾勒出各地2014年建設發展的路線圖。

  東北地區:重拾榮光的老工業基地

  十年前,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成為上一屆中央政府任內第一個區域戰略;十年之后,東北老工業基地又成為新任總理李克強提出的新三大經濟支撐帶之一。在新的發展機遇面前,東北地區2014年積極改革、轉變發展方式、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和對外開放力度,正重拾榮光,成為全國重要的經濟增長區域。

  黑龍江省

  爭取設立中俄自由貿易區

  爭取設立哈爾濱綜合保稅區和中俄自由貿易區;加強跨境通道建設,力爭開工建設同江鐵路大橋;加強綏芬河等邊境口岸城市口岸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境內外園區建設。

  在抓好中心城市建設、發揮其輻射帶動作用的同時,注重搞好縣(市)規劃布局。統籌考慮公路、鐵路、機場等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城市老舊小區綜合改造,完成既有建筑節能改造2500萬平方米。加快推進“三供三治”工程建設,計劃投資141億元,開復工項目338個。

  吉林省

  力爭實施10億元以上項目230個

  加大實施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戰略工作力度,抓好中朝邊境圈河、圖們等10座跨境江橋建設,爭取國家加大對中蒙“兩山”鐵路建設支持。著力推進重大項目建設,力爭實施億元以上項目超過2000個、10億元以上項目230個。推進棚戶區改造、城市基礎設施、養老服務等一批重大民生項目。

  遼寧省

  加快形成沿海產業帶、城鎮帶和旅游帶

  深入實施海洋強省戰略,加快形成沿海產業帶、城鎮帶和旅游帶。沈陽經濟區七城市要積極推進交通一體化,沈撫同城化要邁出更大步伐。支持沈陽加快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實施新一輪突破遼西北戰略。建設47個商貿物流園區和40個現代交通物流基地,建設一批旅游精品項目。大力支持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推進城市老工業區整體搬遷改造。

  東部地區:勇于進取的改革先鋒

  東部地區坐擁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冀這三個中國經濟過去的主要支撐點,一直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先鋒。去年,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掛牌運行,讓那里已成為中國最令人關注的一塊改革熱土。在今年地方兩會上,福建、廣東等省的政府工作報告就明確提出要推動設立自由貿易園區。2014年,東部地區依然以改革者的雄心,在推進新型城鎮化、深化經濟結構調整、高標準進行基礎建設、科技創新等方面走在全國的前列。

  北京市

  破解城市發展難題

  積極配合編制首都經濟圈發展規劃,建立健全區域合作發展協調機制,主動融入京津冀城市群發展。著力推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抓好京沈客運專線、京唐客運專線等重點項目,促進交通一體化。

  堅持把新型城鎮化作為治理“城市病”、實現城鄉一體化的重要抓手。推進中心城功能疏解,增強城市副中心和新城承載能力。推動新機場主體工程全面開工,加快外圍交通體系建設,籌劃建設新機場臨空經濟區。

  上海市

  建設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

  加快建設“四個中心”,推進產業結構調整。高標準推進重大工程和重點區域建設。開工建設103公里軌道交通線,建成13號線和16號線部分區段,運營線路總長達到548公里。開工建設洋山深水港區四期、滬通鐵路、沿江通道等工程,加快建設高速公路、內河航道、機場、清潔能源等一批基礎設施。推動世博園區開發建設初顯形態,基本建成虹橋國家會展中心,推進迪士尼項目運營準備,有序推進前灘、徐匯濱江、南外灘、北外灘等黃浦江兩岸地區開發建設。

  河北省

  實施“雙百雙千”工程,大力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

  搭建開放合作平臺,積極爭取國家在曹妃甸設立自由貿易區。實施“雙百雙千”工程,省級抓重大在建和前期項目各100個,市級各抓1000個。優先安排有利于轉型升級的重大項目、重點基礎設施和基礎產業項目。大力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全面落實深化與京津的新一輪戰略合作協議,搞好規劃、交通、產業、社會發展等方面的對接。在推動首都新機場開工建設的同時,編制實施臨空經濟區發展規劃,啟動廊保空港新區建設。

  江蘇省

  做大做強中心城市

  著力提升港口功能。進一步加強“一港四區”資源整合、統籌發展,重點推進6個5萬噸級以上碼頭建設。建設沿海新型工業基地,努力把沿海建成“經濟走廊”和“生態走廊”。

  做大做強中心城市。加快“八大組團”建設,實施一批公共配套、社會事業、園林綠化項目,啟動開發商業大廈、人民商場、新鹽紡等地塊;推進大市區公交一體化、大市區供水一體化;進串場河沿線開發建設;推進公共綠地建設,提升“十大公園”品質;新建50公里城市健身綠色步道。

  浙江省

  推進“四大國家戰略舉措”

  堅定不移地推進“四大國家戰略舉措”。大力推進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建設,加快舟山群島新區改革發展,深化義烏國際貿易綜合改革,深化溫州金融綜合改革,充分發揮戰略引領作用。

  加強交通基礎設施,特別是軌道交通體系建設,促進區域聯動、城鄉融合。大力實施“四換三名”工程。淘汰改造1000家高能耗、重污染企業,完成5000億元企業技改投資,盤活8萬畝存量建設用地。

  福建省

  實施宜居環境建設行動計劃

  實施宜居環境建設行動計劃,提升城鎮“三邊三節點”,深化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保護城鄉自然生態和歷史文脈。加強城鄉基礎設施建設,深入推進“五千工程”。

  鼓勵沿海和山區共建產業園區,推動閩贛、閩粵原中央蘇區合作建設產業園區。繼續實施扶貧開發整村推進和老區村跨越發展工程,“造福工程”搬遷20萬人。

  廣東省

  加快重大平臺建設

  全年安排省重點項目285項、投資4500億元,其中交通基礎設施投資1504億元,能源建設投資730億元。

  加快重大平臺建設。落實國家賦予廣州南沙、深圳前海和珠海橫琴的政策措施,加快南沙明珠灣起步區建設,打造前海以金融為主體的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推進橫琴新區分線管理封關運行。加快中新(廣州)知識城、廣東金融高新技術服務區、佛山中德工業服務區等平臺建設,構建一批主導產業突出的國際合作特色園區。

  海南省

  探索建設熱帶濱海海岸城鎮帶

  加大重點項目建設力度。全年實施省重點項目407個,完成年度投資1746億元。完善城鎮基礎設施專項規劃體系。加快省會經濟圈建設,推進三亞區劃調整和撤鎮設區。以區域交通基礎設施為依托,探索建設熱帶濱海海岸城鎮帶。加快西部漁港建設,完善漁業基礎設施。進行村和棚戶區改造,繼續開展違法建筑專項整治。

  中部地區:崛起的新勢力

  《國務院關于大力實施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戰略的若干意見》的發布和實施,讓中部地區成為我國經濟發展名副其實的新勢力。2013年,中部地區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已快于東部地區。隨著武漢城市圈、長株潭城市群、環鄱陽湖城市群、皖江城市帶等開展戰略合作,中原經濟區發展逐步加快,正在緊追東部地區的步伐。

  山西省

  探索“以礦建鎮”模式

  大力推進轉型綜改區建設。積極推進國家綜合能源基地建設。推進“一核一圈三群”建設。加快太原城市群建設,推動太原晉中同城化。加快大同都市區、上黨城鎮群、百里汾河新型經濟帶等城鎮組群發展。積極推進區域性中心城市擴容提質,抓好新區建設和城中村、棚戶區等舊區改造。探索“以礦建鎮”模式,推進礦區城鎮化,促進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

  河南省

  加快“三港兩網”建設

  以提升現代綜合交通樞紐地位為目標,加快航空港、鐵路港、公路港、快速鐵路網、高等級公路網“三港兩網”建設。全面推進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建設,加快建設中原城市群多層次快速交通運輸網絡,加快大鄭州都市區建設和鄭汴一體化進程,加快中心城市組團式發展,重點地發展中心鎮,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以棚戶區、城中村、舊商業街區為重點,加快老城區改造。

  湖北省

  加快實施“兩圈兩帶”“一主兩副”發展戰略

  加快推進武漢城市圈“兩型”社會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和東湖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引導武漢城市圈、“宜荊荊”“襄十隨”等城市群(帶)構建協調互動機制,支持“荊州—荊門—潛江—天門”江漢運河生態文化旅游城鎮帶建設。加快襄陽機場改擴建、武當山機場等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力度。力爭年內建成高速公路749公里,確保武漢至鄂州、黃石、黃岡的城際鐵路投入運營。加快天河機場三期項目建設,確保2016年投入使用。

  江西省

  超4500億元實施200個重點項目

  2014年江西將實施省重點工程項目200個,總投資4500億元以上。實施一批高速公路、鐵路、機場、能源、水利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新增高速公路通車里程244公里,鐵路營運里程588公里。建設一批重大產業項目,總投資1200億元以上。加大城市棚戶區、城中村改造力度,改造各類棚戶區23萬戶。開工建設保障性住房10.63萬套,新增廉租住房租賃補貼1萬戶。全面完成“漁民上岸”安居工程。

  西部地區:未來發展的價值洼地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去年在南寧與廣西干部、群眾交流時表示,內陸開發開放是中國未來發展的最大回旋余地。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西部大開發和沿邊開放,在差別化政策、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向西部傾斜;東部地區產業向西部地區轉移進程加快,為西部省份承接轉移、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創造了良好機遇;新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提出又為西部省份的發展提供了新機遇。未來,西部地區蘊藏著廣闊的發展空間和巨大的內需潛力。

  內蒙古自治區

  提升沿黃沿線經濟帶發展水平

  提升沿黃沿線經濟帶發展水平,著力抓好蒙西22個重點工業園區建設。加快東部盟市發展。組織實施一批具有全局性、基礎性、戰略性影響的重大項目,加快高速公路網和國省干線公路建設。公路建設規模為1.4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990公里。爭取建成一批通用機場。推動文得根、黃河防洪二期等重點水利工程建設。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建設具有現代元素的城鎮化格局

  積極推進烏魯木齊現代國際化都市建設。加快綠色城鎮發展。培育區域中心城市。加強城市防災減災體系建設,完善應急避難場所災害救助設施功能。計劃安排自治區重點建設項目360個,完成投資3750億元。新開工重點項目50項。科學謀劃絲綢之路經濟帶產業發展規劃。抓好交通等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爭取國家從戰略層面推動同沿線國家的自由貿易區建設。

  寧夏回族自治區

  實施空間發展戰略規劃

  實現核心帶動。把沿黃城市帶及黃河金岸、寧南區域中心城市和大縣城作為新型城鎮化的主戰場,安排城鎮基礎設施建設資金24億元,打造銀川、吳忠、寧東組成的大銀川都市區,發展石嘴山、固原、中衛等副中心城市,帶動全區大中小城鎮協調發展。穩步推進城市新區建設和老城改造。安排綜合交通建設資金65億元,加快骨干公路建設,打通省際、市際、縣際斷頭路。

  陜西省

  構建“一核、兩軸兩帶、三走廊、四極”的城鎮空間架構

  以大西安為核心,寶雞、榆林、漢中、渭南為增長極,隴海鐵路和連霍高速公路沿線為橫軸,包茂高速公路沿線為縱軸,陜北長城沿線和陜南十天高速公路沿線為兩帶,京昆、福銀、滬陜高速公路沿線為走廊,構建“一核、兩軸兩帶、三走廊、四極”的城鎮空間架構。

  大力發展小城鎮,建好43個重點縣城、35個省級重點示范鎮和31個文化旅游名鎮,吸引農村居民就地城鎮化。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新起點,加快建設內陸開發開放高地,積極申報建設面向中亞的自由貿易園區。

  甘肅省

  精心謀劃重大產業項目

  深入實施“3341”項目工程,加大金融支持和招商引資力度,建設一批投資額大、關聯度高、經濟效益好的重大項目。積極謀劃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努力與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合作實施一批能源和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文化旅游融合等項目。加強基礎設施項目建設。開工建設高速公路600公里、二級公路800公里。開工建設銀川至西安甘肅段、寧夏干塘至武威南新增二線等鐵路。開工建設隴南成州機場。加快蘭州新區建設,推動建設蘭州新區綜合保稅區。

  四川省

  深入實施多點多極支撐發展戰略

  深入實施多點多極支撐發展戰略,加大區域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布局協調力度。支持和引導成都經濟區整體聯動、率先發展;加快成德綿眉樂資遂同城化發展步伐,打造國家級、國際化大都市經濟圈。支持和引導川南經濟區、川東北經濟區發展建設、攀西經濟區、川西北生態經濟示范區的發展。

  實施好全省500個重點項目,加快推進川藏鐵路成雅段等鐵路,雅康、汶馬等高速公路,亭子口水利樞紐等水利項目建設,推動成都新機場等項目前期工作。

  西藏自治區

  著力破解基礎設施瓶頸制約

  著力破解基礎設施瓶頸制約。實施項目帶動,加快推進交通、能源、水利、通信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對農牧區基礎設施建設的傾斜力度,落實國家投資450億元以上。

  廣西壯族自治區

  以交通能源為重點,加強重大基礎設施建設

  自治區層面統籌推進重大項目572個,開工130個,續建251個,投產83個,預備開工108個,完成年度投資2033億元。加快北部灣經濟區和西江經濟帶建設,盡快形成“雙核驅動”的戰略格局,打造開放發展的新引擎,促進“兩區一帶”協調發展。構建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加快北部灣經濟區和西江經濟帶建設,盡快形成“雙核驅動”的戰略格局,打造開放發展的新引擎,促進“兩區一帶”協調發展。

  貴州省

  加快建設現代綜合交通運輸網絡

  加大基礎設施、特色產業、民生工程投資力度,完成交通投資1320億元、水利投資200億元、工業投資5000億元、城鎮建設投資1500億元、房地產開發投資2000億元、民生工程投資800億元。狠抓項目生成、審批、開工、竣工各個環節,加強現場調度、觀摩、督查,開工省重點項目450個、建成170個以上。

  加快建設現代綜合交通運輸網絡。推進鐵路建設大會戰。實施黔中城市群城際軌道交通規劃。推進高速公路建設三年會戰,新增高速公路通車里程700公里以上,通高速公路縣達到79個。加快建設現代水利工程網絡。

  云南省

  加快推進滇中城市經濟圈同城化發展

  強化項目前期工作,大力抓好20項重要工作和20個重大建設項目,推進“三個一百”重點項目。加快建設綜合交通體系,集中建設一批重點水利工程。

  加快推進滇中城市經濟圈同城化發展,重點支持一批縣城做大做強,抓好210個特色小鎮建設,推進60個城市綜合體建設。統籌城市舊城建設與新區開發、地上地下空間開發、市政設施與服務配套。加快邊疆民族貧困地區發展和示范區建設。


編輯:li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