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中國砂石骨料網主辦的“2014中國砂石骨料行業技術發展(黃山)論壇”,將于5月22日-24日(22日報到)在安徽省黃山市隆重舉行。為更深入詳盡地體現論壇主旨,呼應生態環保的發展理念,主辦方將于24日下午組織參會者觀光游覽由吳國諸葛瑾規劃設計、建于三國時期的中國風水第一村——呈坎八卦村。讓參會嘉賓體驗生態人文完美融合的人居環境,深切體會到生態環保的重要性。
由中國砂石骨料網主辦的“2014中國砂石骨料行業技術發展(黃山)論壇”,將于5月22日-24日(22日報到)在安徽省黃山市隆重舉行。此次論壇旨在落實“生態環保、和諧礦山”的理念,探討在保證骨料品質的前提下利用先進技術降低生產線的投資及能耗,提高企業競爭優勢,實現資本高回報率。為更深入詳盡地體現論壇主旨,呼應生態環保的發展理念,主辦方將于24日下午組織參會者觀光游覽由吳國諸葛瑾規劃設計、建于三國時期的中國風水第一村——呈坎八卦村。讓參會嘉賓體驗生態人文完美融合的人居環境,深切體會到生態環保的重要性。
自古以來呈坎就是一個進的去,就出不來的神秘、神圣、神奇、靈秀之地。民間俗語有言:“十有九迷路,留在呈坎富。”呈坎,這個偏徽州大地一隅的小山村,究竟是什么樣的張力吸引得人們接踵而至?她蘊含了多大多深的謎團,讓人們深陷其中,不能自拔?為何歷來被視為徽州的風水寶地,成為前人探索發現生命玄奧,感悟先哲圣言的神秘地帶?
在徽州區通往黃山的公路佛子嶺段折向東北五公里處,便是呈坎村的所在地了,北距黃山40公里。呈坎地處青山翠竹之中,集自然景觀、人文景觀為一體。呈坎自宋代以后徽商興起,文化教育事業興旺發達,在徽州文化歷史發展中獨樹一幟。
在呈坎有著千百年來傳承不變的“游呈坎一生無坎”的傳奇過坎文化,這里仿佛圣地麥加,在諸多人的眼中,呈坎成了一方圣潔之地。對于易經八卦之學的深刻領悟,對地理學、環境學的完美實踐,對徽派古典藝術的高度弘揚,使呈坎成為一種標尺,使呈坎成為一種向往。天下熙熙,皆為呈坎而來;天下攘攘,皆為呈坎而往,呈坎有了眾多虔誠的目光和腳步。中國著名的女作家畢淑敏老師來呈坎不禁嘆到“中國最應該去的地方就是呈坎”!
呈坎,始建于東漢三國時期,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歷史,早在宋代就被著名理學家朱熹譽為“呈坎雙賢里、江南第一村”。呈坎原名龍溪,后改名為呈坎。蓋地仰曰“呈”,洼下曰“坎”,整個村落按《易經》、“陰(坎),陽(呈),二氣統一,天人合一”的八卦風水理論選址布局,依山傍水,形成三街?九十九巷、宛如迷宮。在村落建設上,呈坎八卦村按先天八卦圖主四卦布局形成:東為“乾”(天)、西為“坤”(地)、南為“離”(火)、北為“坎”(水),詮釋了水火相克生萬物、天地容萬物的先哲理論。同時古老的龍溪河宛如玉帶,呈“S”形穿村而過,形成陰陽魚的分界線;村落周邊大環境矗立著八座大山,自然形成了八卦的八個方位,共同構成了天然八卦布局。人文八卦與天然八卦融合的巧妙布局,使呈坎八卦村成為中國古村落建設史上的一大奇跡。
呈坎八卦村歷來被視為徽州的風水寶地,成為前人探索發現生命玄奧、感悟預測人生未來先哲圣言的神秘地帶。深奧的“易經八卦風水”之說,與人類生存環境、社會和諧、村落民居建設神秘的維系在一起。因而呈坎八卦村英才輩出,千余年來涌現出一大批高官、隱土、高僧、巨賈、詩人、畫家、史學家、醫學家、制墨家、教育家、軍事家、自然學家。
呈坎八卦村是全國獨一無二保存最完好的明代古村落,至今完整保存著宋、元、明等朝代具有很高歷史研究價值的古建筑群體。這里的古建筑匯集了徽派不同風格的亭、臺、樓、閣、橋、井、祠、社及民居,精湛的工藝及巧奪天工的石雕、磚雕、木雕,把古、大、美、雅的徽派建筑藝術體現的淋漓盡致,為古徽之最。分別于1996年和2001年二次被列入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當今被稱為“一村雙國寶、江南第一村”。
呈坎古有八景:永興甘泉、朱村曙色、靈金燈觀、眾峰凝翠、里池魚化、道院仙升、天都雪霽、山寺曉鐘。這些都是村落的點綴,從中也不難看出,在經典的徽州古村落中,村莊與山水融為一體,人居與自然和諧統一的優美意境。
“一生癡絕處,無夢到呈坎”。我們期待各位的到來,與我們一起探索傳奇神秘的八卦村,感受生態與人文完美融合的徽州文化,聆聽古建筑為我們述說塵封在歷史中的故事。
編輯:金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