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些年來,隨著砂石開采和用量的不斷增大,各級政府加大了對環境保護的力度,砂石行業也加快了產業結構調整、資源綜合利用、節能環保、科技創新的步伐。與之相應,大型砂石企業和砂石機械裝備制造企業不斷增加,企業也更加注重自身品牌的建設,更加注重自主創新。自主創新是科技發展的靈魂,也是企業實現更快更好發展的動力源泉。
近些年來,隨著砂石開采和用量的不斷增大,各級政府加大了對環境保護的力度,砂石行業也加快了產業結構調整、資源綜合利用、節能環保、科技創新的步伐。與之相應,大型砂石企業和砂石機械裝備制造企業不斷增加,企業也更加注重自身品牌的建設,更加注重自主創新。自主創新是科技發展的靈魂,也是企業實現更快更好發展的動力源泉。
前段時間《中國經濟周刊》的一篇題為“河砂成軟黃金遭瘋狂非法開采資源已近枯竭”的文章引起行業內巨大關注,新華網(http://news.xinhuanet.com/energy/2014-05/13/c_126492836_3.htm)、鳳凰網(http://hebei.ifeng.com/news/detail_2014_05/15/2279863_0.shtml)、中新網(http://finance.chinanews.com/ny/2014/05-13/6162251.shtml)、網易(http://hebei.news.163.com/14/0513/11/9S4F8QIK027907QM_2.html)等門戶與主流網站紛紛轉發關注,同時期中聯重科在湖南吉首投產的一條自主研發砂石生產線引來央視、湖南衛視(http://www.ip585.com/news/newinfo.aspx?id=635337776866562500)等現場報道。從中不難看出,不論是政府還是媒體,都開始關注關心整個砂石行業的發展,而通過自主創新研發生產的、擁有核心技術的生產與設備無疑最受追捧與關注。
吉首站負責人向中聯重科現場工作人員贈送錦旗
何為自主創新?自主創新是相對于技術引進、模仿而言的一種創造活動,是指通過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獨特的核心技術以及在此基礎上實現新產品的價值的過程。隨著當前全球一體化的進程加快,曾經讓國人引以為豪的、能證明自己吃苦耐勞商業意志并遍布世界的“made in china”已經逐漸失去榮耀的光環——“中國制造”意味著技術和研發的瓶頸,而“中國創造”才能真正讓人揚眉吐氣。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勢在必行,“中國制造”只能受制于人,“中國創造”才能先發制人。
由于我國目前大專院校并未開設砂石骨料相關專業,礦山開采技術和裝備的研發及升級改造主要由企業來做,于是造成了多數企業技術研發和創新投入不足,企業缺少創新人才,自主知識產權相對較少,科技創新對砂石行業發展的貢獻率較低的局面。制砂機械行業是高新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促進相關產業技術升級和發展的重要依托。隨著當代高新技術成果的應用,使裝備產品不斷高技術化,提高新技術含量已成為市場競爭取勝的關鍵。
2014年4月18日,中聯重科全球首條時產150噸樓式干法制砂系統在湖南吉首正式投產運營,該系統已申請20余項國家專利,擁有多項自主知識產權,是中國砂石裝備行業的重大技術創新,在全球砂石裝備領域處于領先水平,可謂首屈一指的“中國創造”砂石設備。
中聯重科全球首條150型干法樓式高品質機制砂生產線風采
中聯重科副總裁、混凝土機械公司總經理陳曉非表示:“中聯重科定位在干粉、機制砂,再往兩頭走,向上做出精品砂、精品骨料;向下滿足商混。我們會在產品質量做好的前提下,確保規模和市場占有率,品牌知名度缺一不可。想要做行業第一,務必‘起早床,不趕晚集’,一定要站在行業第一的高度與位置,而且要與第二名有絕對差距。中聯重科作為全球工程機械龍頭企業,要立志成為全球砂石裝備行業領袖”。
中國砂石骨料網CEO李華與中國砂石協會副會長、中聯重科副總裁、混凝土機械公司總經理陳曉非合影
據了解,該砂石生產系統可以滿足建設用高品質砂石需求,顯著提升砂石行業生產技術水平,促進砂石質量不斷提高,保證建設工程質量。同時,該系統充分利用廢棄資源,發展循環經濟,落實節能減排國家產業政策,為保護環境、節約資源、共建美麗中國做出貢獻。吉首項目試生產一個月以來,每天生產2000余噸高品質機制砂,可以滿足當地三家攪拌站的需要,市場供不應求。
中國砂石協會會長胡幼奕在吉首現場接受央視采訪
湖南,三湘四水,河港縱橫,是河砂資源大省。在高額利潤驅動下,非法采砂船四處橫行,大大小小的河道因亂采濫挖而千瘡百孔。傳統的砂石骨料生產濫采、盜采,嚴重破壞了山川與河流,不斷污染環境。隨著天然河砂的逐漸枯竭及國家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力度逐步加強,節能降耗的任務的逐年加重,人們對落實綠色環保和安全的理念越來越重視。如何將生態環保理念貫徹到實踐并實現用科技保護生態環境的使命,這是一個有社會責任心的企業所應該思考的問題。企業發展不僅僅是贏利,還要對環境負責。中聯重科用科技堅持可持續發展,高度關注節約資源,積極發展循環經濟、調整產業結構,無疑為行業樹立了典范。
中國砂石行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韓繼先直言:“中聯重科高品質機制砂系統解決方案非常好的把握行業發展契機,沒有延續傳統模式,而是高起點的進入行業,可以說為行業樹立了榜樣和方向,顯示了大企業的氣魄。”
中聯重科的前身是原建設部長沙建設機械研究院,擁有50余年的技術積淀,是中國工程機械技術發源地。據了解,作為工程機械行業領軍企業的中聯重科,正式聚齊了工程機械領域三大國家級創新平臺,中聯重科引領行業技術進步和結構升級調整的龍頭地位彰顯無余。在中聯重科有一支定位清晰的特種研究力量,掌握了一大批行業尖端技術,為大量新品的成功開發提供了技術支持。
“歐元之父”、199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伯特·蒙代爾曾評價,中國有影響力的制造業品牌在國際上相比美國、日本等國所占的份額比例相當小,中國企業應該建立自己的國際品牌,讓企業全球化。我們相信,“中聯創造、全球共享”,不再僅僅是一句口號,而是一種趨勢。
砂石生產企業靠的是性價比高的砂石骨料,高質量的砂石骨料靠的是高性能、高質量的裝備,精良的裝備靠的是合理的設計和制造技術。未來的競爭是科技的競爭,自主創新能力的競爭。中聯重科高品質砂石骨料生產裝備為行業自主創新做出了示范,引領了砂石機械裝備的新方向,為骨料設備行業“中國創造”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為推動行業技術交流、提高產業競爭優勢,中國砂石骨料網定于5月22-24日(22日報到)在黃山市主辦的首屆“2014中國砂石骨料行業技術發展論壇”即將召開。本屆論壇旨在探討在保證骨料品質的前提下利用先進技術降低生產線的投資及能耗,提高企業競爭優勢,實現資本高回報率。作為國內最大的機制砂設備生產商的中聯重科積極關注行業發展態勢,成為本次論壇的第一協辦單位。相信中聯重科一定會在助推行業發展升級做出巨大貢獻,并開創砂石骨料行業“中國創造”新篇章!
編輯: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