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99久久99久久久,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亚洲小说乱欧美另类,在线精品国精品国产不卡

聚焦承德尾礦資源利用:“砂里淘金” 補齊生態短板

來源:中國砂石骨料網整理
時間:2014-08-19
摘要:目前,承德市共有尾礦庫826座,累計積存量超過20億噸。破壞環境、危及群眾……尾礦已成為破壞承德生態環境的重大隱患。如何讓大量被視為“有害物”的尾礦“轉危為安”,實現由垃圾向資源、由“廢”物向“寶”物的角色轉換?
  隨著我國工業化、城鎮化和現代化建設的推進,礦產資源需求將持續大幅度增加,礦產資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環境壓力越來越大。因此,必須從戰略和全局的高度,把建設節約型社會和發展循環經濟擺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在礦產資源領域中,積極推進礦產資源、工業廢物的綜合利用和再生資源的回收利用是建設節約型社會和發展循環經濟的重要環節。其中礦山尾礦的開發利用將是21世紀礦產綜合利用范圍最廣、潛力最大、經濟和社會效益最好的領域之一。
  
  我國礦山尾礦綜合利用現狀
  
  尾礦是礦山二次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指礦石在經過粉碎、浮選、磁選等提取有用成分之后的礦渣,是在當時條件下不宜再分選的礦山固體廢棄物,堆放在開采礦山附近修建的尾礦庫內。日積月累,堆存的尾礦數量越來越大。
  
  據報道,世界各國礦業開發所產生的尾礦每年達50億噸以上,而我國僅2000年尾礦堆存量就達6億左右。記者從環境保護部了解到,全國現有11946座尾礦庫,目前堆存的廢棄物已達200億之多。隨著礦業開發規模的增大和入選礦石品位的降低,尾礦堆存的數量還將逐年增大。目前我國的尾礦綜合利用率僅為7%,大量尾礦的堆存,不僅占用大量土地,造成礦產資源的浪費,而且對生態環境造成嚴重污染。因此,對尾礦的治理和開發利用已成為當今世界各國共同關心的課題。
  
  河北承德尾礦治理難題
  
  承德市地域遼闊,成礦條件優越,礦產資源豐富,是河北省礦產資源大市之一。
  
  然而礦業經濟的“一業獨大”卻帶來了尾礦治理難問題。目前,全市共有尾礦庫826座,累計積存量超過20億噸。破壞環境、危及群眾……尾礦已成為破壞承德生態環境的重大隱患。
  
  如何讓大量尾礦“轉危為安”,實現由垃圾向資源、由“廢”物向“寶”物的角色轉換?
  
  承德市委書記鄭雪碧指出,尾礦是公害,更是資源;是包袱,更是財富。尾礦的資源綜合開發利用是經濟任務,也是政治責任;是環境建設,也是民生工程;是當務之急,也是長遠之需。要全面推進尾礦綜合開發利用,培育接續替代產業,實現綠色循環發展。
  
  開發尾礦資源,補齊生態短板。承德,踏上了向生態要效益的“破冰”之旅。
  
  搶抓機遇:向生態要效益
  
  從科學意義上講,尾礦庫也是“寶庫”。承德市工信局副局長張希躍告訴記者,通過尾礦資源綜合開發利用跨礦業和建材業等行業,能夠拉動機械裝備、農業、物流、餐飲服務等行業的發展。
  
  京津冀協同發展,為承德尾礦資源綜合開發利用帶來了重大機遇。今年2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京津冀協同發展座談會上,明確提出將承德定位于“京津冀水源涵養功能區”。這一定位要求承德必須要實現綠色發展。立足功能定位,做好“涵養”文章,充分利用資源優勢,向生態要效益——成為承德做好環境保護之后的一項新的挑戰。
  
  5月8日,國家安監總局、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等七部委,聯合下發了關于深入開展尾礦綜合治理的意見,明確要求盡快啟動并建設一批尾礦綜合利用重點示范項目。
  
  6月4日,河北省政府常務會通過了《關于加快尾礦資源綜合利用產業發展意見》,明確嚴格落實稅收政策、加大技術創新平臺扶持力度等七條措施,并將承德作為全省尾礦綜合開發利用試點市,先行先試,取得經驗后,逐步在全省推廣。市委、市政府就尾礦開發利用多次研究部署,出臺政策、安排資金、明確職責、全力推進。
  
  今年初,北京出臺了《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全面取締建材企業(包括固廢生產企業),所用建材一律外供……
  
  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正當口,面對“京津水源地,水源涵養重要區”的生態需要,這一系列的“利好”消息,讓承德尾礦資源綜合開發利用迎來了一次千載難逢的機遇。“砂里淘金”成為承德這個礦業大市的必然選擇。
  
  張希躍表示,“我們必須牢牢抓住這一契機,全力上項目、搞對接、拓市場,大力發展尾礦資源綜合開發利用。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把我市打造成北京地區的建材供應基地,才能真正實現礦山冶金業轉型升級,才能真正成為調整經濟結構、培育新興產業和新經濟增長源的戰略之舉。”
  
  直面挑戰:變廢物為資源
  
  “大宗尾礦開發利用是我市首創,需摸著石頭過河、探索前進。做好每一道題、答好每份卷,都事關決策正誤,事關事業成敗,事關輿論導向與壓力。”張希躍說。
  
  從2012年開始,承德市積極建立與國家尾礦聯盟、國家尾礦研究中心、清華大學、北京建工大學、澳大利亞國家科學院等10所科研單位的合作關系,形成了信息共享、技術互通,政、企、產、學、研協調聯動的聯盟體系。
  
  經過近一年的投師問計、反復論證和市場調研,走訪了31家國家部委、高等院校和科研單位,50多家尾礦資源綜合利用企業,送樣400多噸進行化驗分析,專家認為承德尾礦既是廢物、害物,但合理開發利用又是寶物。
  
  在承德某建材有限公司,記者看到,以尾礦砂為主要原材料的透水磚正出廠裝車準備運輸。這是該市致力于工業廢渣研發利用的公司之一。
  
  “這種磚是用尾礦替代粉煤灰、鋼渣成功開發的透水路面磚,透水率每分鐘可達500毫升至800毫升,可有緩解城市內澇問題。”王光說,“公司通過技術改造,利用尾礦砂生產的建材產品已達4個系列、120多個品種。”
  
  據了解,如今,承德市尾礦資源綜合開發利用企業已投產42家,形成了高、中、低端合理搭配的尾礦產品體系,共有10大類、152種系列產品,其中7個尾礦建材產品列入國家、省級推廣目錄,尾礦系列新型建材產品正相繼投放市場。
  
  厘清思路:讓短板變跳板
  
  承德市堅持以產業化發展思路為主導,以科技創新為引領,以項目建設為重點,全力推進“3226”工程。即,集中力量抓好30個項目;深入實施10個研發課題、建設10個企業研發中心;建設20個以上尾礦產品“推廣應用示范工程”;建設6個高端產業園,確保尾礦綜合利用企業總數達到80家,產值達到100億元以上。
  
  ——抓項目建設,促項目落地。項目是產業發展的載體和基礎,沒有項目一切都無從談起。今年,尾礦綜合開發利用工作要以項目落地為核心,以投產見效為根本,全力推動項目建設。要突出抓好豐寧晶環、隆化金富達、平泉天罡等25個續建項目的建設,確保年內竣工投產,要重點抓好寬城新通源、平泉金九、灤平億豐等30個新建項目。
  
  ——抓科技引領,促成果轉化。缺少高新技術、高端產品,是承德市尾礦綜合開發利用“短板”。該市加強與省工信廳、東北大學、北京金隅集團的合作,確保河北省尾礦研究院年內建成;加快建設企業技術研發中心,逐步形成以省級研究院建設為龍頭,以各縣區企業研發中心為分支的科技研發和成果轉化體系。
  
  ——抓市場拓展,促產能釋放。市場是企業做大做強的基礎,是產業興衰的關鍵。承德市積極開發農村市場,通過試點示范,在街道改造、蓋房建屋、畜舍及蔬菜、食用菌大棚建設等各方面推廣使用尾礦建材產品;加快外埠市場的拓展,善于“引導市場”,通過舉行兩場大規模的尾礦建材產品推介會,擴大產品影響力和市場占有率。
  
  ——抓招商引資,促產業發展。開放的水平決定著發展的水平,開放的程度決定著發展的速度。承德尾礦綜合利用要想成為產業,必須廣借外力,走以誠招商、以信安商、以業富商、以法護商、以情感商、以商招商、廣招天下客商的開放之路。吸引中建材集團、金隅集團、卓達集團等大企業集團入駐,聚集高端技術、研發高值產品、拓展高端市場。
  
  按照規劃,到2015年,承德市年尾礦綜合利用量達1.3億噸,當年尾礦砂資源綜合利用率達65%,基本形成集約高效、鏈條銜接、布局合理的尾礦綜合利用體系,一個礦業大市的綠色循環發展路徑日漸清晰。


編輯:金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