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廣州市建筑廢棄物消納場布局規劃(2012-2020)擬在廣州市轄區內的十區兩市共規劃9個綜合利用廠,總處理能力為1030萬m3/年。前日,有關布局規劃和環境影響評價報告在廣州市城管委官方網站公示,并公開征求公眾意見。
廣州市建筑廢棄物消納場布局規劃(2012-2020)擬在廣州市轄區內的十區兩市共規劃9個綜合利用廠,總處理能力為1030萬立方米 /年。前日,有關布局規劃和環境影響評價報告在廣州市城管委官方網站公示,并公開征求公眾意見。
數據顯示,廣州2012年建筑廢棄物產生量將近2400萬立方米。目前廣州廢棄物僅有5個消納場,總消納量約1934萬立方米,缺乏綜合利用廠。
據悉,廣州市建筑廢棄物消納場布局規劃(2012-2020)擬在廣州市轄區內的十區兩市共規劃9個綜合利用廠,總處理能力為1030萬立方米 /年;規劃41個臨時消納場,總消納容量為30220萬立方米 。規劃年限為:2012年~2020年;遠景展望年為:2021年~2030年。
9個綜合利用廠分別為:白云規劃1處(100萬立方米 /年)、花都2處(300萬立方米 /年)、蘿崗2處(130萬立方米 /年)、番禺1處(150萬立方米 /年)、南沙1處(100萬立方米 /年)、從化1處(100萬立方米 /年)、增城1處(100萬立方米 /年)。
環評報告顯示,這次布局策略是,廣州市花都、天河北部、蘿崗為山區丘陵地形,存在一定數量采石場或者山坳地,可主要考慮為臨時消納場的選址。越秀、荔灣、海珠、黃埔地勢較為平坦,水系發達,開發密度較大,無建設消納場的條件,可通過建設專用水運碼頭集中外運消納。
編輯: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