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18國道安徽省池州市青陽縣五溪至蓉城段兩側的礦山生態環境,正在悄然發生著變化。車在路上行駛,一行行整齊的高大喬木將正在開采的礦山隔離于視線之外;而在礦山內部,“覆土種綠”、“掛網復綠”中的山體“創口”正在慢慢愈合,生機萌發。
318國道安徽省池州市青陽縣五溪至蓉城段兩側的礦山生態環境,正在悄然發生著變化。車在路上行駛,一行行整齊的高大喬木將正在開采的礦山隔離于視線之外;而在礦山內部,“覆土種綠”、“掛網復綠”中的山體“創口”正在慢慢愈合,生機萌發。
“三線三邊”環境綜合治理實施以來,青陽縣標本兼治,為境內20處造成景觀、植被破壞,存在可視污染的礦山復綠“療傷”。
318國道青陽縣五溪至蓉城段是從東進入九華山的必經之路,峰巒疊翠、景色旖旎的“五溪山色”為古“九華十景”之一。元朝皇帝圖帖睦爾經過這里曾作詩贊嘆:“昔年曾見九華圖,為問江南有也無?今日五溪橋上望,畫師猶自欠功夫?!?br />
上世紀九十年代末,318國道五溪至蓉城段可視范圍內礦山企業和采礦點眾多,開采過后的山體如同巨大的傷疤,破壞了生態環境,影響了對外形象。從2003年開始,該縣對這一區域小礦山進行了持續不斷的整治。特別是今年初,該縣將造成景觀和植被破壞并形成視覺污染的20處礦山,納入“三線三邊”礦山生態環境治理工程。其中,318國道五溪至蓉城段沿線為治理重點。
該縣在318國道兩側栽種高大喬木,形成“綠色圍墻”,既美化了公路,又將開采中的礦山阻擋在視線之外。長龍山礦業在318國道可視范圍一側200米范圍內栽種廣玉蘭等高大植物數百棵,并對界內靠幫臺階實施覆土整理,栽種葛藤、爬山虎等藤蔓植物;五溪礦業對可視山頂進行削坡降頂,并在可視面依托山體構筑大壩進行有效遮擋。
遮擋視覺污染只是治標之策,徹底修復生態環境還需治本良方。在采礦點內部,該縣通過“覆土種綠”、“掛網復綠”,為裸露的山體“包扎傷口”。截至目前,寶宏礦業已完成五個臺階的整理工作,新栽馬尾松6000棵,葛藤、爬山虎各800棵;馬鋼白云石礦對歷史關閉老宕口進行覆土整理、栽樹種草,對高陡邊坡進行“掛網復綠”;光明礦對巖壁進行“掛網復綠”施工。對廢棄無主的礦山,該縣由國土資源局牽頭進行“復綠”,原城東白云石礦“掛網復綠”工程已經完工。與此同時,全縣12處礦山實現了破碎系統全封閉帶水作業,讓粉塵“飛”不起來。
在深入開展318國道沿線礦山生態環境治理的同時,該縣督促其他礦山企業發展生態礦業,建設安全、綠色、和諧礦山,降塵、綠化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生態保護和恢復工程正在積極推進中。
“三線三邊”環境治理工作啟動以來,青陽縣圍繞“四治理一提升”要求,以國、省道沿線為重點,以點帶面,全面推開。全縣集中清理垃圾2200余噸,疏浚河道9.63公里,清理溝渠和下水道4公里;清除公路沿線亂堆亂放500余處,拆除國、省道沿線違章建筑、搭建近2萬平方米;治理廣告牌、店招、破舊交通指示牌近千塊;開展“五九線”和“池青九線”旅游市場秩序整治,整治出店占道經營行為200余起;對20家重點礦山進行了生態環境整治;城市周邊綠化提升工程完成綠化面積48萬平方米,各鄉鎮公路沿線、集鎮區域綠化面積達10萬平方米。
編輯: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