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99久久99久久久,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亚洲小说乱欧美另类,在线精品国精品国产不卡

云南曲靖地區砂石骨料市場分析報告

來源:肖旭雨
時間:2015-01-08
摘要:根據曲靖市國土資源局2009年礦產資源儲量備案統計信息分析, 全市擁有主要骨料企業(廠)共計66家,骨料礦山儲量面積8.43平方公里,市域內骨料生產分布不均勻,其中陸良縣、羅平縣和富源縣骨料生產點分別達17家、14家和13家,三地合計占到了曲靖骨料生產點數量的66.7%,同時三地骨料礦山儲量面積高達7.7平方公里,涵蓋了市域90%以上的在采骨料礦山資源儲量。
  一、行業相關政策分析
  
  曲靖市麒麟區礦產資源規劃(2008—2015年)提出通過五至十年努力,實現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布局和結構調整進一步優化,形成開放型的規模化、集約化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格局。按照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要求,構建生態開發、和諧發展的礦業。并打造多個產值超億元的大型礦業企業,為云南從礦業大省向礦業強省的轉變做出貢獻。壓縮小礦數量,提高大中型礦山數量和產量比重,使優勢資源向優勢企業集中,進一步提高礦業規模化、集約化水平,力爭全區礦山總數2010年控制在246個以內,2015年控制在200個以內。而砂石采礦權則由2007年的170個壓縮到2015年的109個左右。同時,新建礦山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估制度、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恢復方案編制制度和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保證金制度。嚴格執行“三同時”制度,即環保設施、地質災害防治工程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驗收和移交使用。政府鼓勵支持優勢大型礦山企業發展,加快礦權整合,引導小型及技術落后的礦山企業與優勢企業聯合經營,以礦權參股或轉讓等多種方式,形成以優勢企業為主體的生產鏈。優先安排循環經濟發展示范工程,提高礦產資源利用水平;積極改善交通、電力、水源、用地等投資環境,吸引技術、設備先進,有經濟實力的企業進入礦業經濟重點發展區域。
  
  為進一步規范砂石開采、保護生態環境,自2012年始,曲靖市明確規定,凡中心城區、沾益縣城、320國道、326國道及鐵路周邊等視線范圍內一律不得新建礦山;對已建的采砂場,采礦許可證到期后,不再辦理延續登記。治山不忘治水,今年曲靖市投資4億重點加大對南盤江、牛欄江“兩江”流域及其他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全力確保流域出境斷面水質達到功能區劃要求。為順利推進治理工作,18條河流由地方政府主要領導擔任第一責任人。
  
  曲靖作為云南省的第二大經濟體和重要的工業城市,境內資源豐富,礦業經濟發展較為活躍,同時也是全國113個環境保護重點城市之一和珠三角最重要河流珠江的源頭,是全國生態環境較為敏感的區域之一。近年來,曲靖市確立生態立市戰略,堅持走資源節約、生態保護、循環發展道路,把生態環境作為“美麗曲靖”的靈魂,完善生態文明建設機制,實施“綠滿珠江源”行動,取得了顯著成效。曲靖市堅持治理污染從源頭抓起,從根本上緩解城市經濟增長與自然資源、生態環境之間的矛盾。
  
  二、地區經濟發展概況
  
  (1)上半年曲靖市經濟運行的基本情況
  
  上半年全市生產總值實現687.86億元,同比增長4.4%。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76.68億元,增長5.8%;第二產業增加值381.05億元,增長1.9%;第三產業增加值230.13億元,增長8.7%。在第二產業中,工業實現增加值332.85億元,增長0.9%;建筑業實現增加值48.21億元,增長9.9%。


  圖2-1:曲靖三產運行情況(2014年1-6月)
  數據來源:曲靖市統計局
  
  (2)全市經濟運行的特點
  
  上半年全市經濟運行總體呈現出“七平兩低兩降”。“七平”即農業增長5.8%,固定資產投資增長9.4%,三產增長8.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3.5%,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11.2%、13.2%,金融存貸款余額分別增長11.6%、12.2%,居民消費價格上漲2.5%。“兩低”即GDP增4.4%,工業增長0.9%。“兩降”即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下降5.3%,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下降2.9%。
  
  (3)行業運行特點
  
  分行業看,十大支柱行業“六增四降”。鋼鐵行業實現增加值15.74億元,同比增長28.0%;有色行業9.96億元,增長26.4%;建材業7.39億元,增長17.4%;電力生產和供應業14.68億元,增長11.5%;煙草制品業83.59億元,增長7.5%;煉焦業11.32億元,增長3.3%;食品加工及酒類制造行業5.66億元,下降0.6%;汽車制造業1.56億元,下降11.8%;化工行業7.13億元,下降15.6%;煤炭開采和洗選業39.99億元,下降22.0%。


  圖2-2:曲靖十大支柱行業運行情況(2014年1-6月)
  數據來源:曲靖市統計局
  
  工業能耗持續低位運行,能耗品種“一降一升”。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能耗731.44萬噸標準煤,同比增長0.6%。分能耗品種看,原煤消費下降,用電量上升。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原煤消費1937.05萬噸,同比下降10.6%;企業用電量103.13億度,同比增長8.9%。
  
  三、區域骨料供需現狀
  
  (1)需求面分析
  
  a、 歷史數據分析
  
  據不完全統計信息顯示,早在2000年,曲靖市骨料生產量就已經達到2100萬噸的規模,而去年全年骨料累計產量創歷史新高,高度8207.76萬噸,13年時間里增加三倍,年平均增速超過10%(11.1%),是云南省第二大骨料生產和消耗的地級市。而2013年曲靖地區水泥產銷量分別達到1385.79萬噸和1367.96萬噸,產銷量位居云南省第二,占全省15.4個百分點,盡管產量形勢喜人,但量升價減特征明顯,總體受困于產能過剩和水泥市場萎縮。面對水泥產業的發展困境,曲靖市政府也積極展開規劃引導,在2014年曲靖市政府工作報告上明確提出要限制新增水泥產能,走砂石骨料、混凝土、礦渣微粉、預制構件一體化的發展模式,延伸水泥產業鏈。


  圖3-1曲靖市近年骨料、水泥產量
  數據來源:中國砂石骨料網整理
  
  b、固定資產投資拉動骨料需求
  
  上半年,全市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97.32億元,同比增長9.4%。重點行業投資“三增五減”。公路建設完成投資51.26億元,增長146.4%。水利18.26億元,增長36.7%。基礎建設和房地產115.44億元,增長5.8%;其中:城市基礎設施建設44.42億元,增長35.4%;房地產71.02億元,下降6.9%。工業176.70億元,同比下降4.8%;其中:制造業93.09億元,增長13.9%。鐵路8.49億元,下降7.9%。電網4.19億元,下降13.3%。電力22.7億元,下降15.3%。煤炭業56.3億元,下降16.9%。固體資產超GDP增長,有效拉動骨料需求,其中公路建設、水利建設和城市基礎建設同比增速均超過30%,為骨料增長的主要驅動因素。


  圖3-2:曲靖建設領域固定投資分布情況(2014年1-6月)
  數據來源:曲靖市統計局
  
  c、曲靖主要工程項目情況
  
  從重點項目統計來看,曲靖市2014年省“三個一百”重點項目34個,總投資1336億元,2014年計劃投資220億元,累計完成投資307億元,1—4月完成投資47億元,完成年度計劃的21.16%。續建項目18個,總投資687.78億元,2014年計劃投資165.21億元,累計完成投資302.79億元,1—4月完成投資42.70億元,完成年度計劃的25.85%,資金缺口7.12億元。新開工項目6個,總投資285.13億元,2014年計劃投資54.30億元,目前已有2個項目開工建設,1-4月完成投資3.85億元,完成年度計劃的7.10%,資金缺口10.50億元,其他項目正在開展相關前期工作。 前期項目10個,總投資363.04億元,正在進行環評、土地、規劃編制等前期工作,總體進展順利。
  

  表3-1:曲靖主要工程項目投資計劃情況(2014年)

  數據來源:曲靖市統計
  
  (2)供給面分析
  
  a、骨料礦山資源空間分布
  
  從現有開發的骨料礦山資源空間分布來看,以麒麟區為中心向四周輻射,包括陸良、富源、羅平、馬龍在內的地區屬于典型的骨料資源開發熱門地帶,而轄區內其他縣市骨料礦山資源開發相對緩慢。骨料開發富集區一方面區域內有著較為豐富的骨料礦山資源,另一方面圍繞曲靖市經濟核心區,有效骨料市場需求為其提供了良好的內生動力。盡管境內骨料礦山資源開發正朝著資源點和經濟源自發集聚,有益于曲靖骨料產業的快速發展,但數量較多、規模較小、技術較低、管理較次等問題突出,數量因素以外的集聚(規模技術、資本管理集聚)并沒有發生,有待政府引導和外來先進企業進入打破這種停滯式舊均衡。


  圖3-3:曲靖骨料礦山資源空間分布
  
  b、礦產資源開發現狀
  
  2007年全區有效采礦許可證253個,其中中型2個,小型237個,小礦14個,具開采能源礦產煉焦煤75個、褐煤2個、開采金屬礦產鐵礦3個、開采水泥用石灰巖、肥料用凝灰巖及建筑用砂、石、土非金屬礦產173個。采掘礦石量1049.06萬噸,完成礦物原料及初級產品銷售收入10.585億元,銷售收入超過億元的礦產有煤、建筑用灰巖、建筑用砂巖、磚瓦用粘土和建筑用頁巖。然而礦山發展過程中也出現了不少問題,礦山開采規模結構不夠合理,中型礦山企業僅占全區礦山總數的0.8%,而小型和微小礦企業則占99.2%,難以適應規模化、集約化礦業發展要求。礦山地質環境問題積累時間較長,歷史欠賬太多,近年來過熱的礦產資源開發,更增加了恢復治理的難度。截止2007年底全區礦山占用和破壞土地734.56公頃,基本尚未恢復治理,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工作任重而道遠。


  圖3-4:曲靖礦山資源類型及開采規模情況 
  數據來源:中國砂石骨料網整理
  
  c、砂石企業(廠)發展狀況
  
  根據曲靖市國土資源局2009年礦產資源儲量備案統計信息分析, 全市擁有主要骨料企業(廠)共計66家,骨料礦山儲量面積8.43平方公里,市域內骨料生產分布不均勻,其中陸良縣、羅平縣和富源縣骨料生產點分別達17家、14家和13家,三地合計占到了曲靖骨料生產點數量的66.7%,同時三地骨料礦山儲量面積高達7.7平方公里,涵蓋了市域90%以上的在采骨料礦山資源儲量。但近年來,隨著對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視和加強,特別是曲靖“生態立市”的戰略實施,骨料生產規模、方式、數量分布均發生了很大變化,部分落后開采點相繼被整合或關停,新增骨料生產礦點速度較快,骨料生產以原有基礎開始新的集聚,一是向老據點集聚,如陸良縣;二是向需求區集聚,如以麒麟區為代表的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區。
  
  表3-2:曲靖主要骨料企業(廠)統計信息(2009)
  
  數據來源:曲靖市國土資源局
  
  四、區域骨料發展趨勢
  
  (1)水泥早已過剩,骨料呈現短缺
  
  曲靖市水泥行業協會2013年工作總結及2014年工作計劃中指出:2013年是水泥產能過剩加劇的一年,全年有三條新增生產線已由試生產運行轉為正式生產運行。大大增加了水泥生產量,在扣除大企業遠東、宇恒主動控量減少60余萬噸的情況下,全年同比還是增加近130萬噸的水泥銷售量。使其全市的水泥平均價格直線下滑9元/噸,如師宗區域直線下滑40-60元、陸良30元不等。在需求不增、產能增加的情況下,水泥市場的無序競爭更加嚴峻。在水泥過剩的背景下,骨料生產卻呈現出另一番景象,去年全年骨料生產量突破8000萬噸大關,且價量雙升,趨勢向榮。例如:為應對火爆的市場需求,陸良豐源石材公司在原已有的三條骨料線的基礎上增建一條新的產線,前不久已經調產成功,生產能力擴充至300萬噸/年,現為曲靖地區規模最大的骨料生產基地。面對水泥“冷”,骨料“熱”的結構性失衡,曲靖市在今年政府工作匯報中積極指出限制新增水泥產能,大力發展砂石骨料的路徑轉變。
  
  (2)“生態立市”戰略下骨料生產方式將大變
  
  珠江源頭、全國生態市、滇中東大門,曲靖既是生態文明的承載地也是生態環境敏感區,其生態環境保護不僅關系到自身區域的可持續發展,同時也關系到通過山河相系的跨空間區域的可持續發展問題。為此,曲靖將“生態立市”提升到市域發展的戰略高度,如此強調生態建設這在全國范圍內都屬罕見。這對盤踞區內的眾多雜亂骨料生產據點將會發揮“大掃除”的效用,符合生態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方向的現代化綠色骨料生產方式將獲得推崇和鼓勵,而低效、污染、粗放落后的開采模式將逐步在政府的主導下關停退出。事實上確實如此,今年年初以來,師宗縣、馬龍縣、會澤縣等地區多部門聯合出動,對“小、散、亂”砂石場展開治理,先后關閉取締砂石場33家,未來隨著優質企業進入,“除舊迎新”的速度也將快,規模化、現代化、環保化的骨料生產方式是發展趨勢。
  
  (3)數量集聚轉向規模集聚
  
  曲靖區內砂石骨料生產點分布甚廣,數多量小特點尤為突出,據不完全統計信息顯示,境內砂石企業(廠)中型規模占比僅為0.8%,而小型和微小型生產規模高達99.2%,大型規模更是無從談起。但就是這些為數眾多的小、微型砂石企業(廠)瓜分了區域內年市場需求超過8000萬噸的骨料蛋糕,這塊價值巨大的蛋糕引發了砂石生產企業(廠)在數量上集聚,后期隨著骨料市場的進一步擴大,對穩定的供給和符合法定的生產方式將提出更高的要求,這一過程將完成數量集聚向規模集聚的跨越。而產業層面出臺的政策也在驅動這種規模集聚,例如由中國砂石協會向國土資源部遞交頒發的《建設用砂石開采準入條件》第五條明確規定地處發達省份和大、中城市地區,新建建設用砂石礦山開采設計規模不應低于100萬噸/年。
  
  (4)區域水泥企業或與民爭“石”
  

  在水泥產能過剩、行業效益持續低迷的形勢下,2013年曲靖水泥企業的開工率僅為65.37%,冰冷的數字背后是殘酷的現實。而從全國來看,部分水泥企業為應對產能過剩、行業衰退危機,開始沿著跨產業路徑發展,將觸角重點伸向骨料行業,諸如冀東、海螺、華潤、華新、上峰、紅獅等水泥企業陸續建立了自己的骨料生產基地。水泥企業發展骨料有著得天獨厚的先天優勢,市場、物流、管理、技術、資本、地方支撐等諸多利好因素均是普通民營骨料企業所不及的。而曲靖水泥企業發展骨料除了水泥企業本身固有的內部優勢外,以小規模生產“小打小鬧”的地方骨料生產主流形態為龐然大物的水泥企業進入提供了幾乎“零阻力”的外部環境,曲靖境內水泥企業上演與民爭“石”或許只是時間問題。


編輯: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