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鹿丹村改造項目在建筑廢棄物處理方面,率先在市內引進在項目現場處理建筑廢棄物的模式,實現建筑垃圾循環利用率達75%以上,再生建材將主要作為路面鋪設之用。
鹿丹村改造項目實現了“原房屋拆除-廢棄物分類處理-再生骨料生產-骨料銷售”一條龍進行,可實現建筑垃圾循環利用率達75%以上。建筑廢棄物再生處理后,可加工成各種再生骨料,銷售給建筑施工單位,用于生產道路用透水路面磚、普通標磚、路沿石等水泥制品、道路穩定層以及工地墊層、填層料等。
“這種模式最顯著的優點是省去了將建筑廢棄物從拆遷現場清運到指定受納場或者固定處理廠的運輸環節,不僅節約了運費,還能有效杜絕建筑廢棄物隨意排放的現象,緩解受納場和固定處理廠的壓力,節約土地資源。”市住建局的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全市建成投入使用的建筑廢棄物綜合利用項目由4個增加至5個,建筑廢棄物年綜合處理能力由400萬噸提升至520萬噸,2014年全市實際減排與利用建筑廢棄物408萬噸。
鹿丹村改造項目的后期建設還將開展住宅產業化試點。該項目引入科技元素,實行住宅標準化和工業化建設,最大限度地節能及減少碳排放。
編輯:金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