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99久久99久久久,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亚洲小说乱欧美另类,在线精品国精品国产不卡

長江中游城市群機遇:打造產業集群 撬動萬億投資

來源:中國企業報
時間:2015-04-30
摘要:近日,《長江中游城市群發展規劃》正式公布,確定以湖南、湖北、江西三省共31個城市作為長江中游城市群,實施區域一體化發展。專家認為,長江中游城市群有望成為中國經濟新增長極,同時《規劃》也給資本市場帶來重大利好,預計將撬動超過萬億元規模的基建投資。
  近日,《長江中游城市群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正式公布,確定以湖南、湖北、江西三省共31個城市作為長江中游城市群,實施區域一體化發展。
  
  專家認為,長江中游城市群有望成為中國經濟新增長極,同時《規劃》也給資本市場帶來重大利好,預計將撬動超過萬億元規模的基建投資。
  
  5個國家級城市群呼之欲出
  
  國家發改委4月16日公布的《長江中游城市群發展規劃》是繼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和京津冀城市群之后中國第四個國家級城市群規劃,也是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出臺后官方披露的首個跨區域城市群規劃。
  
  目前,第5個國家級城市群——成渝城市群規劃將于年內上報。未來,隨著5個國家級城市群的建設,長江中游城市群將是其中不可忽視的力量。
  
  據媒體報道,國家城市群規劃已進入正式編制階段,初步從重點培育國家新型城鎮化政策作用區的角度出發,確定打造20個城市群。其中包括5個國家級城市群、9個區域性城市群和6個地區性城市群。
  
  國家發改委國際合作中心執行總監吳維海接受《中國企業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加速發展、我國發展進入新常態、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的背景下,國家制定和實施長江中游城市群發展戰略,有助于這些地區和城市充分利用黃金水道推動長江經濟帶的協調發展、加快中部地區的全面崛起、探索新型城鎮化道路、促進區域一體化協調發展。
  
  “通過推動區域性城市群的打造,有利于跨區域整合優化資源要素,探索城市群合作發展的新路徑和新模式,培育形成全國重要的經濟增長極,引領和帶動中部地區加快崛起?!眳蔷S海說。
  
  盤古智庫學術委員易鵬也對記者表示,《規劃》獲批能增強長江中游地區經濟增長動力,長江中游城市群的打造有利于中西部經濟發展,有利于以武漢、長沙、南昌為中心的城市群的發展,有利于中西部城鎮化進程。
  
  長江中游城市群是以武漢城市圈、環長株潭城市群、環鄱陽湖城市群為主體的特大型城市群。城市群國土面積約為31.7萬平方公里,相當于3個長三角城市群、5個珠三角城市群的面積,可謂世界之最。
  
  統計數據顯示,該城市群區域內2014年實現生產總值6萬億元,年末總人口達1.21億人,分別約占全國的 3.3%、8.8%、8.8%。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中部地區發展潛力巨大,在全國經濟增速放緩的背景下,長江中游地區的發展態勢十分良好,經濟仍保持高增長。有數據顯示,去年江西、湖北經濟增速達到9.7%,湖南也達到了9.5%,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規劃》同時提出,到2020年,長江中游城市群整體經濟實力明顯增強,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取得實質性進展;到2030年,發展成為我國經濟增長與轉型升級的重要引擎和具有一定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化城市群。
  
  國家發改委地區司副司長于合軍表示,城市群的出現是生產力發展、生產要素逐步優化組合的產物,是工業化、城鎮化發展的高級形態。通過推動長江中游城市群發展,可以盡快培育形成長江經濟帶,打造成全國經濟“第四極”。
  
  如何打破壁壘融合發展?
  
  《規劃》對長江中游城市群做出了明確的戰略定位:打造中國經濟新增長極、中西部新型城鎮化先行區、內陸開放合作示范區,以及“兩型”社會建設引領區。
  
  《規劃》出臺,對湘、鄂、贛三省無疑是重大利好,三省表現積極。
  
  江西已經著手編制出臺《江西省貫徹落實長江中游城市群發展規劃實施方案》,結合江西實際,在薄弱環節上“發力”,在優勢領域中“用功”。
  
  湖北省認為其在推進長江經濟帶和長江中游城市群發展中更具“帶頭”責任。提出了建設“文化長江、生態長江、經濟長江”的思路。
  
  湖南省則表示在繼續鞏固和發揮長株潭城市群的核心增長極作用同時,依托兩型社會試驗區和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兩大平臺,積極參與長江中游城市群合作與建設。
  
  事實上,融合早已開始,2012年湘鄂贛三省負責人就在武漢聚首啟動長江中游城市群的推進工作,并在2013年啟動規劃編制。
  
  2013年2月長江中游城市群省會城市首屆會商會在武漢舉行,達成《武漢共識》,2014年通過《長沙宣言》,到2015年的《合肥綱要》。
  
  同時,區域相關一體化工作開始嘗試推進,如武漢、長沙、合肥、南昌4個城市在全國率先實現公積金互提互貸。據統計,三省已在產業、交通、科技、文化、旅游、生態、公共服務等領域簽訂30多項合作協議。
  
  值得一提的是,長江中游城市群規劃中一度包括安徽省,但因其地理位置和經濟聯系更傾向長三角地區而納入長三角經濟區域范疇。
  
  在產業發展上,《規劃》提出,長江中游城市將聯手打造產業集群。引導武漢、長沙等地開展汽車產業合作與企業重組,打造全國重要的汽車產業基地;以大型鋼鐵骨干企業為龍頭,兼并、重組一批中小鋼鐵企業,組建若干特大型鋼鐵聯合企業集團,打造中部鋼鐵產業集群;以武漢、長沙等為重點,共同打造具有世界影響的裝備制造產業基地。
  
  不過,由于湘、鄂、贛三省發展存在一定差異性,而且產業重合度較高,因此,三地如何協調發展,如何打破地區封鎖和利益藩籬,促進要素自由流動,形成統一區域大市場成為實現產業集群目標的關鍵。
  
  易鵬表示,國家層面的規劃是有價值的,有利于規劃各方的參與、實施、引導,當然對規劃的期望值也不要太高,規劃畢竟不是解決問題,規劃需要落實,通過相互協調、攜手共進才是關鍵。
  
  易鵬認為,長江中游城市群之間可以通過密集的交通網絡發揮協同效應,最終能集體發力。
  
  在吳維海看來,長江中游城市區域聚合存在的問題主要有:出海港口和基礎設施連通性有待加強;長江中游缺少輻射能力強的中心城市,需要盡快構建和培育;長江中游現有產業規模不夠,與城市群建設目標有不小的差距;長江中游城市群的合作與發展模式不清晰,有待創新。
  
  對此,吳維海表示,實現長江中游區域內協調發展,要完善和建立開放合作、互利共贏、共建共享的一體化發展機制,制定具體行動方案,圍繞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推進城鄉、產業、基礎設施、生態文明、公共服務“五個協同發展”。
  
  撬動萬億元投資
  
  事實上,目前國家全方位推進對外開放,特別是隨著“一帶一路”戰略、長江經濟帶建設的深入推進,中西部地區迎來了千載難逢的對外開放機遇。
  
  易鵬認為,長江中游城市群會更多地結合“一帶一路”,通過國內國外兩個市場,使區域內的優勢產業得到更好的發展。
  
  易鵬分析認為,長江中游地區具有產業比較優勢,可以依托現有的產業基礎,通過建立城市群產業協調發展機制,聯手打造優勢產業集群,建設現代服務業集聚區,發展壯大現代農業基地,有序推進跨區域產業轉移與承接,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構建具有區域特色的現代產業體系。
  
  “長江中游城市群關鍵在工農業的發展,這個區域既有雄厚的工業基礎也有農業產業化方面的優勢,這里也有地理位置的優勢,是交通樞紐中心,市場可以輻射東西地區,而且人口規模大,與東部相比具有勞動成本的優勢,與西部比有物流成本優勢?!币座i說。
  
  按照《規劃》,未來長江中游城市群將構建起多中心協調發展格局,強化發展軸線功能,促進省際毗鄰城市組團發展。城市群以“兩橫三縱”作為重點發展軸線,“兩橫”即長江經濟帶、滬昆鐵路沿線,“三縱”為京廣、京九、二廣發展通道,通過軸線將各城市發展串聯起來。
  
  分析人士表示,構建多層次對外交通運輸通道,無疑是實現長江中游城市群一體化發展首要任務。
  
  《規劃》明確統籌推進重大基礎設施建設, 合力構建分工合理、 功能完善、保障有力的基礎設施體系,提升互聯互通和現代化水平,加快武漢、長沙、南昌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建設,增強一體化發展的支撐能力。
  
  一個快速鐵路網建設正在該區域加快推進,杭州經長沙至昆明、合肥至九江、南昌至贛州、贛州至深圳、九江至武漢、武漢至西安、懷化經邵陽至衡陽、重慶至鄭州等鐵路,武漢城市圈、環長株潭城市群等城際鐵路有的已經規劃或已經開工建設。
  

  有分析人士初步估算,三個省之間共同推進的交通運輸網絡體系建設有望撬動超過萬億元規模的基建投入,將帶來一場投資盛宴。


編輯:金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