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交通運輸部和國家發改委近日發出通知,明確我國港口接靠40萬噸礦石船相關政策,對現階段40萬噸礦石碼頭做出布局。全國4個港口的7個泊位在依法履行基本建設程序、滿足技術規范要求后,可接靠40萬噸礦石船。
交通運輸部和國家發改委近日發出通知,明確我國港口接靠40萬噸礦石船相關政策,對現階段40萬噸礦石碼頭做出布局。全國4個港口的7個泊位在依法履行基本建設程序、滿足技術規范要求后,可接靠40萬噸礦石船。
據獲悉,中國礦運旗下的40萬噸“遠卓海”輪在青島港董家口港區靠泊作業,這標志著青島港成為了國內首個具備40萬噸散貨船直靠能力的碼頭。也標志著中國碼頭等級從30萬噸提升至40萬噸,開啟了中國港口干散貨作業的“大船時代”,為中國原材料供應又開辟了一條最低成本、最高效率的全新物流通道。
遠卓海”輪在青島港等候卸載鐵礦石
礦石運輸的“大船時代”
據了解,“遠卓海”輪是中國礦運在新加坡接收的巴西礦石貿易巨頭——淡水河谷4艘40萬噸超大型礦石船之一。該船長360米、船寬65米,裝載加斯巴粗粉35.1萬噸。“遠卓海”輪此次靠泊,得到了黃島海關、黃島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青島海事局、黃島邊防檢查站等口岸監管部門的大力支持,彰顯了青島港在我國港口乃至全球干散貨樞紐港中的地位,以及優越的碼頭條件。
公開資料顯示,青島港是中國最重要的礦石進口接卸基地,每年鐵礦石接卸量超過1億噸,客戶遍布山東、河北、河南、山西、陜西、江蘇、安徽等地的100多家鋼鐵企業。為進一步順應世界航運船舶大型化的發展趨勢,為各大鋼鐵企業打造低成本、高效率物流通道,青島港投資幾十億,在董家口港區超前布局建設40萬噸礦石碼頭。
該碼頭于2011年6月份獲得國家發改委項目核準,2013年7月份獲得交通運輸部的竣工驗收,2015年7月份,按照建設程序完成了有關部門的審批,錨地航道、港池泊位、導助航設施等均滿足40萬噸礦石船滿載直靠要求,成為國內第一個該等級碼頭。同時,董家口港區配套建設了400萬平方米礦石堆場,一次性堆存能力5500萬噸以上,均為國內港口之最。自運營以來,目前該碼頭已靠泊大船3595艘次,接卸鐵礦石18200萬噸,還創造和保持著世界鐵礦石接卸最高效率,單船卸率達到10156噸/小時。
探索礦石交易新模式
2014年,青島港完成了上市,所融資金主要用于董家口礦石碼頭及配套設施建設。青島港將董家口港區定位為大宗散貨物資集散中心。
目前該港正在探索礦石交易新模式,謀劃建設礦石分銷中心,籌建國內最大的“礦石超市”,即港口不僅可以接卸、堆存,并相應配置了包括船代貨代、保稅倉儲、期貨交割、混配加工、運輸配送在內的綜合物流服務功能,加快“門到門”全程綜合物流體系建設。依據市場測算,利用40萬噸大船運輸,比傳統用30萬噸以下船舶的運輸模式,將為各大鋼鐵企業節約綜合物流成本15%以上。
據悉,該船預計在港作業時間34小時。此次中國礦運40萬噸大船靠泊青島港,全面開啟了礦石運輸的“大船時代”,像以青島港為代表有能力靠泊40萬噸船舶的港口將受益。除了增加吞吐量外,還會增加作為干散貨樞紐港的地位和話語權。全球最大的鐵礦石供應商和全球最大的鐵礦石消費國通過40萬噸船舶和碼頭連接在一起,將為我國冶金工業的發展發揮重要的作用。
近年來,中國—拉美間的經貿關系不斷升溫,貿易額從1979年的12.6億美元躍升至2013年創紀錄的2615.7億美元,增長了近208倍。2014年以來,習近平主席、李克強總理先后出訪拉美,成果之一就是中國航運企業與世界礦石巨頭——淡水河谷簽署超大型礦石船出售協議。據悉,中巴兩國通過政府間,推廣至鐵礦石貿易的合作,中國可以保持充足的鐵礦石供應,并提高在國際上的價格話語權,將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世界鐵礦石貿易的格局。
》》
40萬噸鐵礦石碼頭布局方案如下:
——大連港大孤山港區鐵礦石專用泊位1個。
——唐山港曹妃甸港區鐵礦石碼頭三期工程2個泊位。
——青島港董家口港區鐵礦石碼頭工程1個泊位。
——寧波—舟山港馬跡山鐵礦石碼頭二期工程1個泊位。
——寧波—舟山港衢山港區鼠浪湖鐵礦石碼頭2個泊位。
編后語:眾所周知,砂石作為“重量級”的建設材料,其市場半徑被嚴重限制,運輸是難以避開的話題。只有把握好市場及物流走向,才能在行業急速轉變的大潮中覓得生機。今年4月中旬,國家發改委印發長江中游城市群發展規劃,涉及統籌城鄉發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產業協同發展等方面。規劃提出了長江中游城市群重點建設項目,其中,港口、鐵路、航線以及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可以預見,大規模的基礎建設不僅可以帶來海量骨料需求,沿江骨料企業的運輸半徑有望得到拓展。
2015中國下行經濟壓力加大,行業短暫萎靡使得內地機制砂石用量比往年略有減少。未來機制砂石企業的出路在哪里?能否利用物流讓企業重新煥發生命?機制砂石能否像鐵礦石一樣走向出口,走向“大船時代”?世界最大級別礦石船首次靠泊我國港口,似乎為行業轉型發展暗示了什么,未來如何走,路在腳下!
編輯: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