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99久久99久久久,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亚洲小说乱欧美另类,在线精品国精品国产不卡

陳家瓏:資源化利用乃建筑垃圾處置之魂

來源:中國建材報
時間:2015-07-29
摘要:近年來,我國已有一些地方政府、有遠見的企業及行業內有志之士認識到建筑垃圾圍城的嚴重性,并且意識到建筑垃圾資源化的重要性,中國城市環衛協會建筑垃圾管理與資源化工作委員會常務副主任陳家瓏,便是其中一位。日前,這位研究行業二十多年的專家接受了專訪,詳細闡述了對建筑垃圾資源化進程的觀點和看法。

中國城市環衛協會建筑垃圾管理與資源化工作委員會常務副主任 陳家瓏


  隨著城市化和工業化進程不斷加快,建筑垃圾已和霧霾一樣,嚴重影響到了人們正常的生產、生活,已成為一個無法回避的問題。


  慶幸的是,近年來,我國已有一些地方政府、有遠見的企業及行業內有志之士認識到建筑垃圾圍城的嚴重性,并且意識到建筑垃圾資源化的重要性,中國城市環衛協會建筑垃圾管理與資源化工作委員會常務副主任陳家瓏,便是其中一位。

  日前,這位研究行業二十多年的專家接受了專訪,詳細闡述了對建筑垃圾資源化進程的觀點和看法。

  資源化進程應加強頂層設計

  當前,我國建筑垃圾資源化率只有5%左右,與美國的70%、英國的80%、德國的85%和日本的99.5%相比,資源化率很低。

  從中看出,中外差距甚大,究其原因,在陳家瓏看來,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設計、建造建筑時目光短視,沒有考慮到建筑產品在全生命周期中的使用;二是國家政策方面頂層設計的不足。

  “‘短視’問題表現在建筑設計時,沒有提前考慮當建筑終有一天變成廢棄物時的處理方案、如何能減少建筑廢棄物、怎樣延長建筑壽命等,從而加劇了建筑垃圾的產生量,加重了建筑垃圾圍城的程度。”

  在頂層設計方面,陳家瓏介紹了發達國家有關建筑垃圾資源化的立法。

  日本對建筑垃圾的主導方針是盡可能不從施工現場排出建筑垃圾,建筑垃圾要盡可能重新利用,對于重新利用有困難的,應予以適當的處理。美國政府制定的《超級基金法》規定,任何生產有工業廢棄物的企業,必須自行妥善處理,不得擅自隨意傾泄,從源頭上限制了建筑垃圾的產生量,促使企業自己尋求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的途徑。荷蘭從1997年起,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禁止對建筑廢棄物進行掩埋處理,建立了強制再循環的質量控制制度,建筑垃圾再利用率幾乎達到了100%。

  反觀我國,雖然各部委也出臺了涉及建筑垃圾處置利用相關的政策,但是據行業內人士反映,現行法律主要是關注建筑垃圾造成的環境污染及對市容市貌造成的影響,而沒有涉及到建筑垃圾的循環利用。

  再看建筑垃圾的主管部門,以北京市為例,涉及建筑垃圾管理的部門機構包括北京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員會、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北京市環保局等部門,各相關部門管理職責、權限和監管環節不一,造成了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缺乏統一指導和監督,在執法過程中,也難以統一,容易造成管理和處罰脫節。

  一家拆遷公司的老板說,建筑垃圾從產生、分揀、清運,直到填埋或者送入垃圾處置場,整個過程每個環節都存在問題,整個行業都處于無序狀態。

  也有想要進入建筑垃圾處置行業企業負責人向記者抱怨,他們在辦理相關手續時感到十分困難。

  “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住建、城管、市容、發改、工信和土地等多個部門協調起來難度較大,應加強頂層設計?!标惣噎囌f。

  資源化利用應融入循環經濟

  “過去對建筑垃圾的處理,95%以上都是填埋,現在我們應該把它當做一種資源重新利用起來。同樣,建筑垃圾處置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應落在資源化上,要把建筑垃圾作為一種原料、資源,作為循環經濟發展中的一環,應以建筑垃圾資源化為‘魂’?!?

  眾所周知,循環經濟是在物質的循環、再生、利用的基礎上發展經濟,是一種建立在資源回收和循環再利用基礎上的經濟發展模式,其原則是資源使用的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再循環。

  循環經濟“3R”(資源化、減量化、循環化)原則的排序,實際上反映的是20世紀下半葉以來人們在環境與發展問題上思想進步的三個歷程,第一階段是人們認識到以環境破壞為代價追求經濟增長的危害,人們的思想從排放廢棄物提高到要求通過末端治理凈化廢棄物;第二階段是認識到環境污染的實質是資源浪費,因此,要求進一步從凈化廢棄物升華到通過再利用和再循環利用廢棄物;第三階段是認識到利用廢棄物仍然只是一種輔助性手段,環境與發展協調的最高目標應該是實現從利用廢棄物到減少廢棄物的質的飛躍。

  在談到建筑垃圾資源化應用融入循環經濟有何新特點時,陳家瓏表示,循環經濟呈現出“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特征。在循環經濟發展模式中,建筑垃圾不再是廢物,而是一種再生資源,應該把垃圾處理作為循環經濟一個重要環節來看待。

  在源頭上,要求設計師在考慮產品基本功能屬性的同時,還要預先考慮防止產品及工藝對環境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在對建筑物進行設計時,要求設計師要考慮到建筑廢棄物的再生問題,從垃圾產生的源頭實行減量化。這一方面,陳家瓏舉了日本的例子。他說:“日本有《廢棄物法》,其中明確規定,不論是工業產品,還是建筑產品,在產品設計階段必須要考慮其變成廢棄物時,能否再次使用,經過評估,如果不能再利用,就沒必要進行開發,因此要做好未雨綢繆?!?

  建筑垃圾的資源化,是從源頭到再生產品的循環發展過程。在建筑物設計時考慮再生問題;在建筑物拆遷時,應有專業的拆除公司對待拆除進行評估;建筑垃圾產生后,應有專業的拆遷公司進行拆遷并分揀;運輸過程中,應有專業的運輸公司進行全程運輸。

  “建筑垃圾本身就是一種戰略資源,推進建筑垃圾資源化,對建筑垃圾的處理利用,采取專業化和產業化的管理模式,將是一種有效的、從根本上改變過去處理建筑垃圾主要靠堆、填、埋的落后耗能浪費途徑?!标惣噎嚤硎尽?

  資源化推進應多方形成合力

  “建筑垃圾當前和我們每個人的關系看似不大,但是它和霧霾一樣,剛開始時都不會引起大眾關注,一旦形成氣候,后果不堪設想。因此,在建筑垃圾給人們帶來更嚴重的危害之前,我們應該提前進行預警。”

  對于如何促進建筑垃圾資源化進程,陳家瓏認為,前期首先要政府進行推動和引導。建筑垃圾是一個公眾資源,是城市建設發展過程中的基礎設施,在進行城市規劃時,就應該考慮到,建筑產品變成建筑垃圾后再利用的出路。

  他還指出,當前政府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有兩個,一是要保證免費運輸到建筑垃圾處置企業的原料來源純凈;二是保證建筑垃圾處置企業再生產品能夠在市場上流通。

  除此之外,政府還應加快立法。盡管之前我國政府出臺了建筑垃圾處置的相關政策,但仍然缺少切實有效的具體實施方法。

  其實,從媒體相關報道中,不難發現,近年來,我國各地政府及科研單位已經開始關注建筑垃圾的問題。但是由于國家在建筑垃圾處置方面沒有強制性要求,有些地方是被逼無奈,在沒有土地進行填埋的情況下,才進行資源化處置,缺少主動意識。

  在這一方面,陳家瓏說:“應該發揮國家強制力,要保護環境,就要利用再生資源,國外都是用法律來強制的,比如日本,法律規定在高速公路建設當中,必須先使用30%的再生骨料,然后才能使用天然骨料,否則就重罰甚至判刑。歐洲也是一樣,決不允許填埋建筑垃圾,只能進行資源化?!?

  “另外,對于促進建筑垃圾再生產品進入市場,國家相關部門在評文明城市、衛生城市,以及循環城市中,建筑垃圾循環利用應該和生活垃圾循環利用一樣作為評價指標,提高大家對建筑垃圾的重視程度?!?

  建筑垃圾資源化的再生產品,最終要進入市場,走入千家萬戶。而現實是,現在大多數人還認為以建筑垃圾為原料的再生產品有危害。

  關于這個問題,陳家瓏說:“現實恰恰是相反的,建筑垃圾再產過程其實比天然產品更安全,因為其已經和人們親密接觸十幾年甚至上百年,已經不會再對人體產生危害了,反而更安全。我們應該通過媒體宣傳、組織相關培訓等方式,讓全社會了解建筑垃圾資源化的重要性,以及建筑垃圾再生產品無害化,全民動員起來,統一正確的認識?!?

  建筑垃圾的資源化利用牽扯到社會、經濟、環境等多方面問題,是個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積極參與。在陳家瓏看來,只有各環節統一管理,協同配合,有效聯動,才能形成一個閉合的建筑垃圾處理鏈,真正實現建筑垃圾再生利用。

  不知不覺,采訪進行了兩個小時,但陳家瓏還在詳細講解、舉例,為分析日前亞開發行給建筑垃圾資源化提供的項目支持,他表示,這些項目將助力建筑垃圾處置行業快速發展。

  有這樣一批有志之士,以數十載的實地考察與理論奠基對行業進行深耕,如今,建筑垃圾行業迎來了政府重視的“春風”,我國建筑垃圾資源化進程必將進入“加速度”時期。

  編輯: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