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河網密度大,豐富的河砂資源一度成為一些地方的重要出口商品。
由于河道采砂投資小,技術含量低,隨便弄一艘采砂船開上河道就能隨地開采。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按照目前的價格,以常見的一艘功率1000匹的采砂船計算,每晚可采砂5000方以上,按每方砂利潤20元計算,一夜可獲利10萬元以上。
為此,不少非法采砂商人將河流當做“聚寶盆”,濫采盜采河砂成為一大禍害頑疾。河砂資源枯竭、河流生態破壞、河床下切、河口咸潮上朔……一系列的連鎖生態反應嚴重威脅著堤岸、橋梁、防洪和供水安全。
福建省水利廳副廳長賴繼秋近日在河砂監管現場會上表示,要在堵住河道采砂監管漏洞、依法打擊非法采砂行為的同時,多在“疏”字上找出路、下功夫。
永泰的張繡是福州機制砂行業“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原先從事瓷磚等建材行業的他,在一次河道清理的工程中,突然萌生了生產機制砂的想法,“當時我們發現清理出來的河卵石無法使用,也無處堆放,是不是可以加工成人工砂,變廢為寶呢?”
于是,老張帶著十幾號人的團隊,幾乎把福建乃至全國的機制砂生產地都走了一遍,2010年底,他們創辦永泰筑誠機制砂有限公司,專門生產機制砂。這個舉動,在當年河砂資源較為豐富、社會對機制砂十分陌生的情況下,顯得頗為冒險。
“河砂是不可再生的天然資源,總有用完的一天。機制砂可以根據工程建設需要砂石的級配來設定顆粒大小,穩定性高,適用范圍廣,只要有石頭的地方,就能生產機制砂。”老張介紹道。
由于海砂中氯離子含量高,建設用海砂需要經過嚴格的淡化。而海洋管理部門劃出的海砂開采區,要么是與工程項目對接,主要用于填方;要么是作為招投標,限定使用范圍。加上海砂與河砂一樣同為短期內不可再生的天然砂,盜采無疑會對海洋生態環境造成破壞。經除土處理,由機械破碎、清洗、篩分制成的巖石顆粒成為河砂最佳的“替代品”。
根據市場調查,在福建,河砂的價格為65至85/m3,機制砂則為45至55/m3,較之河砂要便宜許多。而據中國混凝土網的不完全統計,2013年我國混凝土產量完成21.96億立方米,如全部使用高品質機制砂每年可節約1億噸水泥,以水泥300元/噸計算,則全年節約300億元。因此,機制砂以占比60%的比例迅速搶占砂石市場,被不少業內人士寄予厚望。
“我們對機制砂的發展前景非常看好。”老張及其團隊員工告訴記者,他們的機制砂直接供應對象是各建筑工程的混凝土攪拌站,作為福建規模較大的機制砂企業,他們包攬了永泰所有的工程建設砂石骨料供應,并將業務范圍延伸至福州周邊及上海、江浙地區,“河卵石、隧道廢棄山石、礦石渣等石料都可以成為我們的原料,雖然2015年經濟下行對銷量有所影響,但其發展趨勢不容小視。”
值得注意的是,在政策扶持、發展空間巨大的同時,部分機制砂企業出現粗放發展的亂象。
一位水政執法人員告訴記者,由于原始巖石材料自帶污泥,加之破碎、整形的環節中會產生大量廢屑,正規的機制砂企業應當設有清洗環節。可為了減少開支,一些不規范企業往往將清洗后的廢水不經處理直接排至河流,影響生態。
“機制砂是替代河砂的不二之選,以“疏”解決“堵”的問題,是化解建設用砂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徑。”福建省砂石協會秘書長陳永貞表示,打擊河砂盜采濫采問題,既要從采砂現場的源頭上監管,要從市場的砂源上查處,查明建筑工地、混凝土攪拌站和砂石堆場的砂石來源,還要立法加大對盜采天然砂的處罰力度。
編輯:金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