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媒體連續報道了鄭州市西四環不少路段垃圾扎堆,大有“圍城”之勢……其實,這只是鄭州全年1億噸渣土產量的“冰山一角”。而其中的建筑垃圾從何處來?又該到哪里去?當前,鄭州全市共有11處消納場,為何還出現渣土亂倒?渣土傾倒消納場后,又是如何進一步處置呢?
【揭秘】
◎全市共有11處渣土消納場
鄭州市城市管理局固體廢棄物處置管理處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鄭州大小工地有幾千個,全年產出渣土1億噸。2015年,鄭州五區、四個管委會籌建渣土消納場,截至目前,全市共有消納場11處。
正規渣土消納場的設立審批有嚴格規定,需要城建、城管、環保、環衛等多部門的規劃或批準。根據規定,對消納場設置條件、選址要求、庫容量大小,各區都有一定的差別,一般渣土消納場不少于100畝地,周圍要用護板擋住,進入消納場的渣土要用防護網覆蓋,同時要設置門崗對渣土車輛進行登記。
◎高新區和東區仍沒消納場
全市11處消納場,有的區有兩個消納場,而有的區一個也沒有,發展還不均衡。鄭州市城市管理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高新區把拆遷現場作為消納場,也不具備消納場條件,算是沒有消納場。東區寸土寸金,而且籌建消納場要投入大量資金,暫時也沒有消納場。
據了解,就算消納場雖已開門“迎客”,但由于施工方清運渣土成本高,清運渣土公司受利益驅使,為了少跑多賺,夜晚偷偷把渣土傾倒路邊、偏僻的綠化帶里等現象時有發生。若長此以往,渣土圍城的怪象就不難理解了。
【算賬】
◎20立方米渣土清運到消納場需600元
查得這么嚴,為啥還有渣土車頻頻違規。記者走訪鄭州市多家土石方清運公司,了解到相關價目。算算細賬,或許就清楚了。
20立方米渣土要清運到20公里處的消納場,渣土清運公司按裝載20立方米一車計算,裝車40元/車,起步價80元/車(不含公里數),每公里10元,10公里以外,每公里15元,傾倒消納場繳費6——8元/立方米,需要500元左右。
在西四環一帶,若20立方米渣土承包給清運公司,開具發票需35元/立方米;不開具發票33元/立方米,裝車、運輸、傾倒地點不負責,共要660——700元。
◎渣土車偷倒渣土20立方米多賺300多元
20立方米渣土若不運送到20公里處的消納場,渣土清運公司付40元裝車費,80元/車起步。而渣土車跑到5公里處偷倒,一下子就能省15公里路程,還能省下消納場120——180元的費用,屈指一算,清運公司便能多賺300多元。
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告訴記者,渣土車無論跑多遠,仍按全部路程收錢。沒把渣土送到消納場,6——8元/立方米的入場費照收。正是利益驅使,導致渣土偷倒、亂倒現象屢見不鮮。
◎一處消納場一年吃54萬立方米渣土
20立方米渣土傾倒消納場,每立方米收取6——8元,政府補貼8元/立方米,共收入300元左右。
若用破碎機將渣土粉碎能生產出不同型號石料共17立方米,能賣500——600元。
若按一臺破碎機150立方米/小時破碎渣土,一天工作10小時計算,全年按360天計算,一座消納場全年能吃54萬立方米渣土,一年能賺3.78億元。
若全市11處消納場全部運行,全年破碎渣土約600萬立方米。
【支招】
鄭州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劉教授說,首先,集中力量建立建筑剩余土方信息平臺,以引導不同工程項目建筑剩余土方的交換利用,減少建筑項目渣土產生;其次,讓渣土各盡其能,將建筑工程的基坑土、軌道工程建設棄土等無污染或低污染的剩余土方,可以用來填海或土地平整時的回用;廢棄混凝土塊、廢棄磚瓦塊等可通過消納場、磚場加以破碎、分選、添加黏合劑后,制成再生建材,根據不同種類進行制磚、鋪路基等。
最后,政府執法部門控制各建筑項目渣土產生比例,督促、鼓勵渣土消納場增添設備,使渣土得到充分再利用。
渣土處置,國外成功的經驗是法律強制力量與市場相結合。業內人士告訴記者,要想渣土逐年減少,政府應在渣土來源、渣土去向以及中間環節用地等方面,給予支持。比如鼓勵發展民營企業處理渣土,對渣土民營企業處置多、再利用好的進行獎勵,如此產業鏈才能打通,實現真正產業化。
編輯:金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