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贛江、湘江長沙段、長江重慶段、錢塘江杭州段均出現洪峰過境,連綿的劇烈降雨也使建筑工地無法正常施工,砂石骨料的市場需求短時驟降,降雨帶長期覆蓋區域建筑用砂、石價格出現了下滑。
根據目前業內廣泛流傳的消息,部分地區河砂價格從最高的近100元/噸已降到約70多元/噸,石子價格也出現下調。但在筆者看來,短時降價并不能作為砂石供需結構發生根本性逆轉的依據。
與產能發揮嚴重不足、靠聯合停窯才能維持合理利潤的水泥行業不同,砂石骨料行業在經濟發達或基建項目集中的地區呈現出較為明顯的供不應求情況,而大量產能的退出則是造成這一局面主要的原因之一。
沒有人會在行業當前及可預見的未來盈利向好時主動退出。在砂石行業,從去年開始驟然增強的環保風暴和行政整治是大量非法、小規模產能退出的主要推手;同時,多個新增和在建的大型環保骨料基地需要較長的準備、審批、建設、驗收期,產能發揮尚需時日。
基建托底的大量砂石需求與環保整治下滑坡的骨料供應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這一背景下,降水、滯港等因素會短時間內壓低價格,但仍難掩骨料供應緊缺的現實。目前,環保、整治去產能仍在繼續,新增大型環保項目正在上馬、投產,現在的砂石行業正處在這一去、一增之間,經歷著環保升級的陣痛。
長期以來,行業不規范是資本市場對砂石行業望而卻步的主因,在環保及產業升級中,資本市場終于找到了介入的契機。前不久,由中國砂石骨料網策劃的“2017首屆砂石礦山項目資本對接會”在上海圓滿落幕,也吹響了資本市場正式進軍砂石骨料的號角。在政府行業整治、市場供需及資本市場的聯合助推下,砂石行業升級將急劇加速。盡管目前砂石價格略有下降,但是骨料供應緊張的事實不容忽視,高價位的砂石市場將持續到何時尚不明朗。但是可以預見,在整頓完畢后,會有一大批環保符合規范的大型砂石骨料生產線,屆時砂石市場將會平穩發展。但是大量的資本涌入也將刺激砂石企業擴大產能,筆者也希望砂石新增產能要量入為出,萬不可因“砂石熱”盲目擴張而忽略市場實際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