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推進運輸結構調整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
《行動計劃》要求,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地區、汾渭平原等區域為主戰場,以推進大宗貨物運輸“公轉鐵、公轉水”為主攻方向,通過三年集中攻堅,實現全國鐵路貨運量較2017年增加11億噸、水路貨運量較2017年增加5億噸的目標。到2020年將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打造成為全國運輸結構調整示范區。
為實現工作目標,《行動計劃》提出:
一是鐵路運能提升行動。加快鐵路專用線建設,到2020年大宗貨物年貨運量在150萬噸以上的工礦企業和新建物流園區接入比例達到80%以上。完善短距離大宗貨物運價浮動機制。
二是水運系統升級行動。完善內河水運網絡,推進西江干線和京杭運河山東段、江蘇段、浙江段航道擴能改造,加快推進長三角高等級航道整治工程。加強長江、西江、京杭運河、淮河重要支流航道建設。加快推進三峽水運新通道等重大水運基礎設施工程前期論證工作。
三是公路貨運治理行動。強化公路貨運車輛超限超載治理,到2020年底,各省(區、市)高速公路貨運車輛平均違法超限超載率不超過0.5%。大力推進貨運車型標準化,推動道路貨運行業集約高效發展。
四是多式聯運提速行動。推進具有多式聯運功能的物流園區建設,加強不同運輸方式間的有效銜接。
五是城市綠色配送行動。推進城市綠色貨運配送示范工程建設。制定新能源城市配送車輛便利通行等政策,并加大推廣應用力度。
砂石運輸百噸王出沒
《行動計劃》強調,要加強政策保障,積極落實財政和用地用海支持政策,確保運輸結構調整取得實效。地方政府要盡快組織編制運輸結構調整工作實施方案,細化分解目標任務,確保責任落實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