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多地河砂價格上漲,河砂盜采成為不少村民的“生財之道”,河道采砂基層治理難題凸顯。
日前,浠水縣人民政府公布了一則群眾信訪舉報轉辦和邊督邊改公示情況,為了對抗禁采隊伍,盜采河砂的人員由青壯年換成了老人、婦女,用農用三輪車運走賣錢,對執法隊伍來說,這簡直就是赤裸裸的“耍流氓”。
舉報情況
黃岡市浠水縣團陂鎮何寨村24小時采黃沙,導致水土流失。
浠水縣團陂鎮回復
經查,信訪交辦件反映的團陂鎮何寨村河段采黃砂的問題是該村下新屋小組部分沿河居住村民,群體為老人和婦女,利用居住在河邊的便利條件,私修下河便道,趁管理人員休息和夜間下河非法采砂,聚集后通過三輪農用車向外轉運銷售,非法采砂的河段形成了少量坑洼。該村部分村民人工采挖河砂的行為違反了河道采砂管理的法律法規,信訪人反映情況屬實。
處理方式
(一)宣傳法律法規。縣河道采砂管理局聯合團陂鎮在何寨村召開了黃砂整治專題會議,并對參與人工手上砂的村民進行了批評教育。
(二)切斷下河通道。組織機械對何寨村5條私修非法采砂、運砂的下河便道進行鏟斷、封堵。
(三)嚴厲打擊非法盜采行為。專項整治工作專班聯合團陂國土所依法依規對團陂鎮何寨村沿河河段非法采砂行為進行打擊,截止目前,通過專項行動,查扣非法采砂、運砂農用三輪車5臺,使非法采砂勢頭得到了遏制。
(四)建立長效機制。針對該村非法采砂為人工用鐵鍬、挑擔挑砂,多發夜間和管理人員休息時間,采用與執法人員盯梢、打游擊等形式,非法開采動態不易掌握的情況,團陂鎮將結合河湖庫三級河長制,落實屬地源頭管理制度;建立以采砂、國土、水務、交通、公安和團陂鎮等部門單位聯合執法的機制;加強對團陂鎮轄區河段盜采易發區域,易發時段的日常巡查工作,對盜采重點區域實行全天候、全覆蓋不間斷巡查打擊,辦理典型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