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發布2021年度業績公告。公告顯示,2021年,中國建材營業收入2736.83億元,較2020年同期增長7.4%;公司權益持有者應占利潤162.18億元,較2020年同期增長29.1%;基本每股盈利1.923元,較2020年同期增長29.1%。
據悉,中國建材基礎建材分部主要產品及服務包括水泥、商品混凝土以及骨料,骨料部分主要營業實體為寧夏建材集團有限公司和甘肅祁連山水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截至2021年底,骨料銷售1.04億噸,較2020年同期增長31.6%,平均售價每噸46.9元,較2020年同期減少6.2%。據砂石骨料網數據中心統計,截至2021年6月,中國建材累計骨料銷售4273.7萬噸,較2020年同期增長30%,平均售價每噸45.8元,較2020年同期減少12.1%。
根據公告,2021年,中國建材基礎建材分部營業收入1876.03億元,較2020年同期增長4.3%,主要原因為水泥產品的平均售價上升以及骨料的銷量增加,但部分被水泥產品的銷量減少和骨料的平均售價下降所抵銷。營業毛利451億元,較2020年同期減少7.9%,毛利率24%,較2020年同期下降3.2%,主要原因為煤價上升以及骨料的平均售價下降,但部分被水泥產品的平均售價上升。
2022年是“十四五”關鍵之年,是全面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攻堅之年。盡管國際環境復雜嚴峻,全球疫情影響仍在持續,對投資增長形成一定制約。中國政府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等政策正在發力,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加快發行節奏,中央預算內投資加快下達進度,“十四五”規劃重點項目陸續啟動、財政貨幣投資等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擴大有效投資有潛力、有空間、有動力,同時雙碳目標將加快推動行業結構調整和產業變革。中國建材對此做以下展望:
一是穩中有進。準確研判形勢,密切跟蹤市場變化,及時優化經營策略,穩增長、防風險;強化三精管理,大力推動數字化轉型,打造數字化、智能化驅動管理提升;維護行業生態,持續推進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充分發揮央企國民經濟“穩定器”“壓艙石”的作用,推動高質量發展。
二是做強主業。以業務整合為契機,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把中國建材打造成圍繞基礎建材、新材料、工程技術服務三大業務的產業平臺。優化升級基礎建材業務,大力推進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加快發展“水泥+”業務,努力做好國際化工作,全面布局“雙碳”工作,堅定不移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做強做優新材料業務,圍繞高端化、量產化、全球化,根據成熟期、布局期、培育期不同階段打造梯次接續、可持續發展的產品組合,提升收入和利潤的支撐度;鞏固提升工程技術服務,推進全球化、屬地化、多元化,把握“雙碳”政策機遇,加強綠色生產、節能降耗、數字化智能化改造等方面的協同創新。
三是創新轉型。堅持產業化導向,加快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加大新技術、“卡脖子”材料的應用驗證和轉化推廣,把點上的突破轉化為鏈上的成果,提升主導產業的核心競爭能力,充分發揮央企主力軍作用,持續推進科技自立自強、綠色低碳轉型、國際化。
四是深化改革。全面落實改革任務,提升現代化公司治理機制,切實加強董事會建設;深化市場化經營機制改革,形成改革長效機制,持續激發活力、釋放動力;聚焦科研、技術、管理等骨干人才,加大中長期激勵的力度和覆蓋面,激發高質量發展動能。
五是加強價值管理。堅持以提升內在價值為核心的價值管理理念,深入推進資本運作,新材料板塊業務整合積極推進;堅持產業市場與資本市場協調聯動,母公司著力孵化和培育優質資產,依托上市公司平臺整合優質資產,不斷提升上市公司價值創造能力,釋放整體價值。
編輯:徐娜
---轉載請注明“文章轉自:砂石骨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