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華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發布2021年年度報告。報告顯示,2021年,華新水泥實現營業收入324.64億元,較2020年同期增加10.5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3.64億元,較2020年同期減少4.74%;基本每股收益2.58元,較2020年同期減少4.09%。
2021年度,華新水泥加速布局非水泥業務,實現以水泥業務為核心,骨料、混凝土、墻材、環保、包裝、裝備工程的產業鏈一體化轉型發展。骨料方面,昭通、赤壁交投二期、鶴峰等12條骨料生產線投產,骨料產能達1.54億噸/年。陽新億噸機制砂項目等10個在建骨料項目穩步推進中,項目全部投產后,骨料產能可達2.7億噸/年。
根據報告,截至2021年底,華新水泥骨料銷量3497萬噸,較2020年同期增長51.71%;營業收入20.54億元,較2020年同期增長73.57%;毛利率65.62%,較2020年同期增長3.03%。
2022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在當前中國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保持社會大局穩定、政府全面落實“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實現“3060”目標的大背景下,2022年中國水泥行業機遇和挑戰并存,華新水泥展望如下:
1、水泥需求呈區域分化、總體平穩局面。在中國經濟發展面臨的壓力加大的情況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了2022年的經濟工作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政策發力適當提前。對于基建投資,中央提出“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專項債發行加速、區域協調發展”;對于房地產投資,中央堅持“房住不炒”和“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主基調,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產業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預計2022年水泥需求會出現區域分化,經濟活力強、城市化進程持續的地區水泥需求依然保持穩定。
2、“去產量”的總基調不變。水泥需求減弱導致產能過剩問題更為凸顯,水泥行業仍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行業。隨著“雙碳”工作不斷推進,環保低碳預期“持續加碼”,“錯峰生產常態化”、“限電”、“能耗雙控”等政策將是壓縮水泥供給和有效化解、淘汰過剩產能的重要途徑。此外,政府對包括水泥在內的“兩高”新增項目進行嚴格的管控,將推動行業內的兼并重組,產業結構將進一步優化。
3、節能降碳、產業鏈拓展已成為行業競爭發展的新“戰場”。隨著我國“雙碳”、“能效雙控”工作的持續推進,水泥行業將加快綠色化、智能化、數字化的轉型升級發展。水泥行業領軍企業將持續拓展產業鏈,加大科技創新的投入,推進行業協同利用、數智化和布局新能源,顯著提升能效利用水平和資源綜合利用水平,而能效指標不達標的低效水泥產能則會逐步退出。
4、生產成本上升,水泥價格承壓,穩定行業效益的難度加大。煤炭價格大幅上漲且居高不下,燃煤發電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下水泥行業用電成本上調,加之能耗、安全、環保、運輸治超及礦山整治要求不斷提高,水泥企業需要不斷加大合規性的技改投入,致使企業各種生產要素成本將會繼續上漲。在產能過剩的大背景下,唯有加大執行常態化錯峰生產、環保限產等措施,才能維持好市場供需動態平衡,否則水泥價格將承壓,且波動幅度擴大。
2022年,華新水泥計劃銷售水泥及商品熟料約7446萬噸,骨料7822萬噸,預計實現營業收入達370億元。計劃投資122億元,主要投資在骨料、海外水泥和一體化業務。
拓展閱讀:
《海螺水泥計劃新增骨料產能4400萬噸!2022年或超1億噸》
《新掌握砂石礦山資源11座!華潤水泥公布2021年度業績報告》
《新增骨料產能1000萬噸 冀東水泥發布2021年年度報告》
編輯:徐娜
---轉載請注明“文章轉自:砂石骨料網”